第453章 长安之变

“着啊!”

众将闻言眼睛一亮,迅速将各自麾下的兵马召集起来。

“京师不赦我等,我等当以死决之!”

众将对各自麾下的西凉兵说道:“若攻长安克,则得天下,若不克,则抄三辅妇女财物,西归凉州,我等尚可延命。”

“以死决之!”

西凉兵纷纷怒吼。

这段时间,他们同样过得极为惶恐。

贾诩之言就犹如一道破开黑暗的闪电,照亮天空,为迷茫的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很快,西凉军上下达成共识。

干他娘的!

朝廷既然不让我们活,那我们就把朝廷干翻!

李傕、郭汜、张济、贾诩等西凉将校登台结盟,合兵一处,共得数千人,打出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日夜兼程,向西而去。

一路上,樊稠等董卓故将纷纷领着自己麾下的兵马,成建制的加入到联军之中。

王允得知此事后大惊失色,急派董卓故将杨整修前往说和。

杨整修表面应下,出城之后立马召集旧部,加入到了联军之中。

王允又遣吕布前往迎战。

吕布兵少,不能敌,败回城中。

李傕等人沿途召集西凉旧部,又裹挟百姓进入军中,以壮声势。

至长安时,西凉联军已经拥众十余万。

王允这下算是彻底慌了。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据城固守。

好在长安城坚,西凉联军仓促前来,准备不足,一连围攻七日,不克。

至第八日,吕布麾下一支由数百蜀人组成的部队叛变,打开城门。

李傕趁机率军入城,与吕布大战。

吕布兵少,不能敌,败走青琐门。

王允正在此地驻守。

“贼军势大,长安已不能守。”

吕布抬头,朝着城墙上的王允招手。

“司徒,一起走啊?”

王允闻言向下方看去,见是吕布,呵呵一笑。

“若社稷有灵,能使国家安定,我之愿也。”

“如其不获,我自当以死报之。”

“今天子年幼,所赖之人,唯我而已,我若走了,天子怕是难以幸免。”

“奉先,你走吧,到了关东以后,告诉诸公,我代朝廷多谢他们,还望他们日后多以国家为念!”

吕布再劝,王允就是不走。

无奈,吕布只能领着麾下兵马,突围而出。

王允见吕布走了,看着城中到处都是叛军,也走下城门,来到宫中,护着刘协退往宣平门,令士卒于城中大声呼喝,宣布大赦天下,西凉F4皆拜将军。

可惜,为时已晚。

西凉F4领兵杀到,围住宣平门,看到城墙上的天子旌旗,暂时停止了攻势。

刘协看着城中惨像,又想起了董卓乱政之时。

这好日子还没过两个月,怎么又乱起来了?

刘协有点想哭,却又越想越气,不由迈步走到了城墙边,大声喝问。

“尔等身为臣子,却纵兵放肆,意欲何为?”

贾诩在李傕耳边低语几句。

李傕等人出阵,下马叩拜。

“董卓忠于陛下,却无故被吕布、王允所杀。”

李傕叩首道:“臣等此番起兵,只为清君侧,诛逆贼,不敢作乱。”

“只要拿了王允,臣等即刻退兵,事毕,自去廷尉领罚。”

“清君侧,诛逆贼!”

西凉兵齐声大呼。

刘协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西凉兵,心里升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陛下......”

王允深吸一口气,大步上前,挡在刘协身前,俯视着下方的李傕等人。

“老夫在此!”

李傕站起身来,怒视王允,大声质问。

“太师何罪?”

王允冷哼一声,没有回答,大步走下城楼。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唯死而已。

只求天子无事便好。

李傕见王允下楼,当即将其逮捕。

大军已入长安,李傕等人又请刘协回宫。

刘协哪里有反抗的资本?

回宫之后,他当即下了几道诏书,正式任命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张济、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大赦天下。

长安之战,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