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宣笑了笑,没有说话。他这几日虽然跟在皇上身边,但也只是以提醒和建议为主,真正做决定的,还是皇上自己。

但也正是如此,他也发现了,皇上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不太自信,哪怕是自己的决定,也得有人告诉他,这样是对的,他才敢放心地去做决定。

这种情况,他发现之后,就跟老师说过了,老师只说,是因为皇上的年纪还小,又没有长辈替他拿主意,才会如此。

对此,林文宣其实也有同感。他虽然聪明,但是许多重要的事情,哪怕他心里有了主意,还是得跟娘亲、姐姐或者老师说过了,得到了他们的肯定之后,才能放心大胆地去做。

但是,皇上和他又有不同,皇上毕竟是一国之君,哪怕年幼,他也得担负起肩上的责任,学会自己处理这些事情,学着尽快成长起来。

林文宣都懂的道理,皇上本人又怎么会不明白?他也只是一时地迷茫,很快又振作起来了:“文宣,朕会做一个好皇帝,也会学着自己应付那些朝臣。”

林文宣点了点头:“皇上一定会做好的。”

墨奕辰这一“修养”,就是半个月没来上朝。在这半个月里,皇上也似乎迅速成长起来了,行事的手腕不必墨奕辰差多少,对于一些倚老卖老的朝臣,也从不手软。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那些朝臣也终于意识到,赶走墨奕辰并不能让他们达到目的,他们开始后悔了,纷纷上书让皇上把摄政王给请回来。

皇上当然也没让他们失望,亲自派了个宫人去摄政王府送了消息,只说是朝臣们希望摄政王能回来把控朝政。

听了宫人传的话,墨奕辰冷笑了一声:“多些皇上体恤,只是臣现在还不能回去。朝中大臣们本就怀疑臣的居心,臣在家修养,也都是为了皇上。”

那宫人不敢耽搁,又把消息送回到了宫里。

“众爱卿也都听到了,不是朕不让皇兄回来,实在是,皇兄他自己说的,要避嫌啊。”皇上坐在龙椅上,掩去了眼底得逞的神色。

朝臣们面面相觑,最后只得付了软,放低了姿态:“臣等之前行事的确有诸多不妥,摄政王一片赤诚之心,所作所为皆是为了我大齐的天下,还请皇上转告摄政王,不要与我等见识浅薄之人一般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