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唐延和庞之秋相隔万里,恐怕都要怀疑原创性了。
但是现在二人相隔这么远,一位前首辅公子,皇帝的大舅哥,和一名新兴举人,不可能产生交集。
而且二人的论述方向不一样。
庞之秋侧重于历史和理论,是通过推导出来的理论结论。
但唐延是从自身的实践出发,按照自己的经历总结结论。
二人可以说是不同的方向,总结出同样的答案。
这下子,更是引爆了京都!
新邸报特意又增加了一份增刊。
把唐延的《海权论》全部刊登了上去。
两份《海权论》,都提出了海权的重要性。
这也让大周的官员们,看向了大周海外的领地。
庞之秋的三个防御圈理论,渐渐在朝野上下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不可以放松对高丽倭国的控制。
在南洋的影响力也要继续扩大。
经营好大越。
控制高柬和泰王国,同时也要经营印地!
这也坚定了朝廷执行国策的决心!
从前为了经济掌控这些地方,总有人批判朝廷是为了小利,觉得朝廷在这种地方费心思,就是劳民伤财。
可是海权的概念,让朝廷的这些行为成为了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