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的教训历历在目。
这次,朝中大臣的意见没有一致。
贾仁义率先出列说道:“陛下,臣觉得不可!”
李天一下子精神了。
干起来!
快点干起来!
自打不举行早朝后,那种群臣争讨到面红耳赤的场景便没有了。
李天甚至开始怀念当初的景象。
每次群臣都能达成一致,心平气和的把事情做好。
这次终于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见内阁首辅与次辅杠上了,李天终于兴奋了!
贾爱卿,还得是你啊!
你听听岳父大人的提议!
整顿河运!那国运岂不是又要涨了?
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如果解决了河运问题,国运岂不得翻好几番!
朕还如何成仙!
河运,一直都是大周的积弊之一。
李天当然也知道。
倘若真的解决了河运的问题,那国运点得涨飞了。
可以说河运之患,甚至比边境还要严重。
东辽用兵,每年消耗的粮草,也不及河运损耗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