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上边每安排一次活动,后边都跟着考评和检查。美其名曰是保持督促工作的有始有终,其实好多做得都是无用功、表面功,对此,基层是苦不堪言。
每年这样那样的检查名目繁多,基层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应付各种检查,有时不得不加班加点突击应付检查。
比如,扶贫攻坚要检查,大气污染防治要检查、文明城市创建要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要检查、基层党建工作要检查、维护社会信访稳定要检查、基层文化宣传要检查,经济指标和项目建设、开工情况更要检查,就连清洁卫生和各种教育培训也要检查,就连干部们的学习心得都要检查……
哪一项检查都不能怠慢,都要打分排名次,甚至列入班子考核内容中。
按照工作流程来说,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过多的检查有没有必要?有多少检查能真正做到助力工作?又有多少检查能深入到基层、到现场,直接听取群众意见?
检查还不是要命的,更要命的是每次检查都要准备很多材料,很多的档案盒、很多的小册子,有汇报文件、有会议记要、活动照片,而且要做到整洁精美、整齐划一,否则就是没落实,就是应付差事,就是态度不端正。
眼下,正是青州新城建设最繁忙的时候,侯明很想抱怨几句,但他看了看祝建生,心想,不能在他面前抱怨省委的任何决策,这是一个明着、暗着都敢跟自己对着干的人,跟他抱怨,无异于把子弹主动递到他的手中。
他们两个人汇报完后,侯明说:“这次的整训我们一定要重视,组织部牵头、祝书记把关,成立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其余的你们就看着安排吧。”
侯明说完后,起身就走了出去。
他回到办公室后,没想到孔思莹居然跑来了,正坐在沙发上打电话。
看见孔思莹的那一刻,侯明不高兴地皱了皱眉头,径直向自己的办公桌后面走去。
孔思莹见侯明进来,就对着电话低声说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就这样,我回去再说。”她说完就挂了电话。
侯明低头处理桌上的一大摞文件,视孔思莹为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