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一飞云端 佚名 1207 字 22天前

其实,“要钱”比“挣钱容易”这种话,赵志华也曾经说过,但赵志华在全县施政的能力不如管春山,更不如侯明,赵志华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比别的县长付出更大的努力,最后还不一定成,这也是薛家良第一次跟侯明谈话时说到的“内耗”问题。

在经济工作中,赵志华有许多好的思路,无奈,由于他跟管春山的紧张关系,这些思路实施起来都很难,因为管春山追求的是稳稳当当做他的土皇帝,他不需要赵志华大刀阔斧、建功立业,他只需要赵志华做个服服帖帖的县长,不要像上两任那样跟他对着干。

这也许是管春山的宿命,来个县长就想摩拳擦掌大干一场,来个县长就想改变平水的落后面貌,这是盘踞多年的管春山所不能容忍的,所以阳奉阴违、明里暗里使绊子、设卡子就成了他给这些新锐改革者上的最好的一堂课。

薛家良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跟着赵志华干得最过瘾的还是跟上边的人打交道。

赵志华天性豪爽,仗义,他深知,在平水县现有的政治生态环境下,他难以干出什么成绩,所以就突出重围,往上跑。

为了找到起决定性作用的“真神”,需要拜访若干介绍人或者接洽人,有时候还需要练就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辨别这些人身份的真假。

有时候,为了一个公章,还需要在中央、省、市三级的业务部门多次往返沟通。在项目遭拒后,仍然不死心,或寻找新的依据,或重新挖掘新的关系,重新组织材料,重新上报申请……

就是凭着这种“韧”劲,他们硬是先斩后奏,成立了高新区,上马了枫树湾水利工程,并在后来拿到了批文。

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赵志华就曾经说过:“我们要敢于同强的争,同快的跑,同勇的比。”

通往枫树湾的一条乡间公路,2000年以前,平水县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白色公路,都是砂石路,每到春节就返地气,泥泞不堪。他来的第一年,就主持修通了第一条通往枫树湾的公路。乡里和县里根本没钱,全是他不间断地跑省进京,利用各种私人关系,把一个又一个指标抠到手。接着,强行给各家企业摊派,又发挥内外力量,连续修通了北部乡镇四条公路。赵志华一下子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名声大噪。甚至引来市里和省里的参观取经团。

赵志华天生就不是一个肯于低调的人,那个时候,县里市里的媒体纷纷来采访他,他高调谈全县的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的大事,在薛家良眼里,他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在别人眼里,尤其是管春山眼里,那就是邀功请赏,就是出风头,抢成绩,的确,他的风头一度盖过了管春山。

后来薛家良就想,即便是没有建筑商行贿他的三十万元钱,他在平水也呆不长了,即便不被管春山算计,也会被管春山“礼送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