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开陨石,造宝刀!

村民们也非常默契地撂下点手工费,都担心老者会拒绝似的匆匆离开。

眼看院子里冷清了下来,李景阳这才敲了敲门。

听到敲门声,老爷子缓缓地抬起头来,在看到李景阳身上穿着的这身军装后,老头突然愣住了。

“是陈老爷子吧?”

李景阳迈步进了院子,却没想到陈卫国颇为激动的用旁边的手巾擦了擦手。

紧接着,他快步走了过来一把握住了李景阳的手,语气激动的说道:

“同志,可是又要打仗了?我这把老骨头,别的不中用,上阵杀敌可不含糊。

当年造大刀的数据我都记心里呢!”

陈卫国的态度以及说的话,使得李景阳的眼中闪过了一道复杂的情绪,他之所以能找到这个地方来,就说明已经查到了有关于陈卫国的所有资料。

陈卫国是东三省赫赫有名的打铁匠,俗话说得好,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因此随着年代变迁,现在还在坚持干打铁这一行的已经不多了。

陈老爷子算是一个,而且还是谁听了都竖大拇指的。

当年,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侵略者展开了14年的旷日持久的惨烈斗争。

陈老爷子的四个儿子,都相继阵亡。

当时的陈卫国,便靠着自己这门锻造手艺,给部队打造武器。

当时甚至还有一个口号叫砍下鬼子头,黄泉不用愁。

陈卫国的事儿,当时的人都知道,所以那时候,战士们激励自己的方式就是拿着陈卫国锻造的大刀,砍下一个一个侵略者的头颅。

这些头颅会飘满黄泉,在陈家四个儿子过河时,被踩在脚下也就成了桥。

后来东三省解放,很多首长还亲自来看望了陈卫国。

陈卫国自始至终只表达了一个诉求,那就是若再有战争,别忘了他这个老头子。

因此在今日见到穿军装的人出现,陈卫国激动不已。

在某一个瞬间,对于他来说可能也会觉得,李景阳的挺拔身姿,和阵亡的孩子们有些相像吧……

看着眼前这个白发苍苍,年过六旬的老爷子,李景阳的心里也不免感触颇多。

很难想象他们这一代人曾经历过什么,如今和平的时代到来,也将那个年代的所有心酸,所有痛苦,埋没在了钢铁城市里。

“陈老爷子,现在已经和平了,战争已经结束了。

我今天来是想请您去一趟长白山警备区,帮我打造一口刀。”

李景阳身上穿着的这身衣服,对于陈卫国来说就是这世上最值得信任的东西,因此对于李景阳的这个请求,他甚至都不曾犹豫一下,便坚定地答应了:

“我一直在等着这一天,指望着临死前能再看一眼军区。”

说着陈卫国看了一眼李景阳的肩章,紧接着,冲着李景阳敬了个军礼,将已经埋葬在他记忆里多年的那番话,再次说了出来:

“报告首长,原东北抗联战士陈卫国,向您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