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小女孩上学没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要是直接给大家钱,那只是解一时之急,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就四处奔波,想办法帮大家伙拿到这些活。这样一来,村民们靠着自己的劳动赚到钱,心里踏实,也更有干劲。而且,服装厂也能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一些生产成本,大家都有收益,这是一个双赢的好方式。”

周桥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村民们的深切关怀。

陆敏舒静静地听着,心中对眼前这个男人的爱意又增添了几分。

她深知,周桥能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更是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热忱的心。他不仅想着自己的事业,更时刻惦记着家乡的发展,想着为乡亲们谋福利。

两人继续在村子里漫步,陆敏舒时不时地与村民们打招呼,村民们也都热情地回应着。

看着这和谐的场景,周桥的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陆敏舒也在这一刻,更加坚定了与周桥携手走下去的决心,她愿意陪着周桥,一起见证周家村更加美好的未来。

正和陆敏舒在村子里漫步,感受着乡村闲适氛围的周桥,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那群忙碌做手工的人群,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他发现,在一众妇女当中,竟夹杂着不少小女孩的身影,她们稚嫩的小手也在笨拙地摆弄着针线,帮忙缝衣服。

周桥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安,在他的认知里,这个时间点,孩子们理应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汲取知识的养分,而不是在这里做着与她们年龄不符的工作。

周桥大步上前,走近正在忙碌的人群。他的目光落在了莲花婶子身上,莲花婶子和周桥一家关系不错,周桥对她家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莲花婶子家里有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大闺女已经嫁人,小闺女才十岁,儿子八岁。此刻,那十岁的小闺女正坐在莲花婶子身旁,专注地帮着做手工。

周桥走到莲花婶子身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温和,开口问道:“莲花婶子,您家小闺女怎么没去上学啊?这个时间,她应该在学校上课才对。”

莲花婶子抬起头,脸上挂着质朴的笑容,停下手中的针线活,说道:“桥啊,女孩子上学能有啥用?还不如跟着我做点手工,好歹能赚点钱,以后给自己攒点嫁妆呢。”

说完,她又拿起针线,继续手上的动作,仿佛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周桥听了这话,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冒了起来,但他还是强忍着,再次问道:“婶子,咱村里是不是很多女孩子都没去上学啊?”

莲花婶子察觉到周桥的情绪有些异样,不过她并未放在心上,依旧不以为意地说:“嗨,这有啥大不了的。咱村子里二三十个小丫头都没去上学呢。大家都觉得女孩子上学就是浪费钱,还不如早点在家帮衬家里,以后嫁人了,也能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周桥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愤怒,提高了音量反驳道:“婶子,这可不行啊!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上学才是他们真正的出路。您想想,现在这个社会,变化多快啊。要是孩子们没知识、没文化,以后能干啥呢?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只有有知识的人,才能够更好地生活,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莲花婶子被周桥突如其来的激动吓了一跳,停下手中的活,一脸不解地看着他:“桥啊,你说的这些,婶子不太懂。咱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女孩子在家帮衬家里,长大了嫁人,不也挺好的吗?”

周桥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耐心地解释道:“婶子,时代不一样了。以前咱没条件,没办法。可现在不一样了,国家在大力发展教育,就是希望孩子们都能有文化。女孩子也一样,她们也有追求梦想的权利。上学不仅仅是为了识字算数,更是为了开阔眼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拿我来说吧,如果我当初没努力读书,没出去闯荡,哪能有今天的成绩,又怎么能想着帮衬咱村里呢?”

周围的村民们听到周桥和莲花婶子的争论,也纷纷围了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有的村民认同莲花婶子的观点,觉得女孩子迟早要嫁人,上学确实没太大用处。

而有的村民则被周桥的话打动,开始思考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

周桥看着周围的村民,提高音量说道:“叔叔阿姨们,咱们不能再这么想了。孩子们是咱们村子的未来,咱们不能因为一时的短视,耽误了他们的前程。咱们辛苦劳作,不就是为了孩子们能有个更好的生活吗?让他们去上学,就是给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啊。”

这时,陆敏舒也走上前,轻声说道:“是啊,叔叔阿姨们。我也是女孩子,我知道教育对我们有多重要。如果我当初没读书,也不会有现在的生活。咱们不能让孩子们以后后悔,觉得自己没机会读书。”

在周桥和陆敏舒的劝说下,一些村民的态度开始有所动摇。莲花婶子看着周桥和陆敏舒认真的样子,也陷入了沉思。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机会读书,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难道自己的孩子,也要重蹈自己的覆辙吗?

周桥见大家都在思考,趁热打铁地说:“叔叔阿姨们,咱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都去上学。以后咱们村子,说不定就能出几个大学生,那时候,咱们村子可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