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卫星是他们团队几年前研制、发射的,那个时候,韩知念还没来所里上班。事态紧急,吴俊刚联合航天测控战线的专家紧急会商,以期尽快确定卫星姿态,注入控制指令,让卫星停止翻滚。
在碎片化的遥测数据面前,一切现成的算法都无济于事。卫星如何翻滚、速度是多少?天线指向哪里,太阳能帆板何时何地会再被阳光照到……如果弄不清楚这些问题,只能任由价值十多亿元的卫星解体或报废,成为毫无用处的太空垃圾。
得知这一情况,韩知念头脑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绝不能让这颗卫星成为太空垃圾,让国家蒙受损失!
她虽然没有抢救卫星的经历,但是她知道,面对在太空中翻滚的卫星,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其姿态。在正常情况下,确定卫星姿态不难,然而,由于卫星发生故障后,过去用来确定卫星姿态的方案和技术手段已无法使用。怎么确定姿态,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韩知念到研究所的时候,吴俊刚正和几个专家在会议室开会,这会儿他们还没出来。
目前该怎么办?是专家组正在讨论的问题,也是韩知念苦苦思考的问题。
临近傍晚,会议室被推开,吴俊刚一脸严肃地出来,眉头微微有些舒展。经过反复讨论,专家组决定采用一种全新的定姿办法,利用断断续续获得的零星数据,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确定失控卫星的姿态。
方案确定,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短暂的休息后,吴俊刚召集团队的人开会,明确具体职责。吴俊刚宣布,团队进入应急状态。翌日上午,他将带领团队相关负责人赶往西北发射中心。
会议结束后,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全力投入卫星抢救工作。
韩知念负责遥测数据部分,对姿态的确定至关重要,她绷紧神经,丝毫不敢懈怠。直到夜里十一点多,她接到文星辰的电话,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一动不动地工作了几个小时,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她一时回不了家。
她接起电话,让文星辰先回家,自己打车回去。文星辰不放心,说要上楼给她送点吃的,然后在车里等她。韩知念劝不了他,只得由着他。
因为中午没吃饭,韩知念早就饿透了,文星辰送来的粥和包子,她留了一些给吴俊刚,其他的一口气都吃光了。送走文星辰,她正要给吴俊刚送包子和粥,看到走廊尽头的小阳台上,有个熟悉的身影,像是吴俊刚。
她缓步走过去,阳台上的人的确是吴俊刚,他背着手站在窗前,似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