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见自己官复原职,随即高举护国大旗出兵赶走了张勋。”
他不禁猜想,要是北洋派系没有内斗的话,或许就不会被革命党渔翁得利了。
大家可记得清清楚楚,北洋时代短短16年分成了四个阶段。
“于是一时之间直皖两系,闹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段祺瑞和冯国璋双方斗争之后,最后的胜利者是直系的冯国璋。
“1917年10月3日,孙中山下令讨伐段祺瑞。”
“论派系,曹锟是直系,但他跟段祺瑞的关系也还可以,属于北洋系内部两边都吃得开的角色。”
“决定出山,在南方重新开展革命斗争,保护《临时约法》的神圣性。”
“动手之前,段祺瑞又派了徐树铮拉拢曹锟。”
“以北洋军的实力打护法军本来不成问题,但由于段祺瑞派去的王汝贤是冯国璋的手下。”
他要是所料不错的话,曹锟带领的直系和段祺瑞的皖系大战的时候,张作霖的奉系肯定和曹锟联手了。
“北洋时期是1912年到1928年,北洋时期之后的1928年到1949年则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到了1917年年底,冯国章与段祺瑞的矛盾达到顶点时,张作霖的实力已经能使他介入直皖两大派系斗争。”
“随后,护法军和北洋军在湖南大战,结果北洋军败退,丢掉了湖南。”
“于是张作霖便出任陆军第27师师长,成了北洋系的旁支。”
权力斗争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兵权,要不然很容易就被人推翻出局。
所以在和段祺瑞共事时,他从来不与段祺瑞起争执,总是选择忍让。
“到了1918年9月,怡好是该换届选举的日子。”
“冯国璋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只得又灰溜溜的回到了北京,并重新任命段祺瑞为总理。”
只是段祺瑞愚蠢至极,开出了两张空头支票,平白无故的同时得罪两人。
“1917年,张作霖又借府院之争,挤走了他的把兄弟冯德麟。”
“随着冯国章的死,直系进入曹琨时代。”
“黎元洪一看地方全独立了,只好把名义上的督军团团长张勋当救命稻草,请他进京调停。”
“但又不能将大量兵丁弃之不用,便将勇营、防军、绿营、团练等旧军队经过挑选后编为巡防营,主要职责是保卫地方,牵制新军。”
“黎元洪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交出兵权,进京做了傀儡副总统。”
“这一回合较量,黎元洪完败。”
“原本东北的巡防营不属于北洋系,之前袁世凯在理清自己的基本盘时,将一些地方部队改编为陆军师,这其中就有张作霖的部队。”
只是最终有些可惜,手中没有兵力,不得不选择对段祺瑞妥协。
“这一来一回,黎元洪和张勋这两个工具人出局,段祺瑞取得府院之争的完胜。”
权力斗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他唯有动用武力才能彻底打败对手,夺得最后的大权。
“冯国璋原本的打算先到南京找李纯等人商量,然后集结直系的力量反扑。”
他们老百姓的生活刚刚安定下来,现在又要面临直皖战争的威胁。
可冯国璋这个老东西为了拆他的台,故意让北洋军败退,丢掉了湖南,让他声誉受损。
“然后宣称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元洪的免职令。”
“中路的陈文运被王承斌的炮火打成重伤,在卫兵的护送下脱离了战场。”
“段祺瑞第三次以退为进,主动辞职。”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如果最后的战局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只能说段祺瑞当初的行为有多作死了。
“最终段祺瑞给的筹码许给张作霖一个副总统,张作霖便倒向了皖系。”
他之前虽然是中华民国的副总统,手上无兵无权,但至少袁世凯也没有折辱他。
也正是因为如此,各朝古人才特别想了解清朝灭亡后,中国都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说不定他们朝代也能从中学习一二。
“这一战双方出动兵力超过20万,地点在河北涿州及高碑店一带。”
“见北洋系由冷战变为热战,徐世昌只好出面调解。”
“即便是后来掌控北洋的段祺瑞、冯国章、曹琨、吴佩孚、张作霖等人,在袁世凯面前也都是小弟。”
尤其是晚晴时期的老百姓更为苦闷,心里异常沉重,脸色极为难堪。
“张勋复辟前后,已经是半隐退状态的孙中山,对北洋系彻底失望。”
“不久后,段祺瑞鼓动十几个督军组成督军团到北京对黎元洪施压。”
“听说段祺瑞又辞职了,冯国璋当即批准。”
袁世凯听来听去有些头疼,他最担心的事到底还是发生了。
他想想就一肚子怒火,可却无处发泄,只能郁闷的淤积在心中。
“黎元洪顶不住地方大佬的威逼,只好捏着鼻子表示今后内阁拟定的决议,自己不反对、不拒绝盖印,把段祺瑞给请了回来。”
“数年后,因带兵名声甚佳,加之剿匪有功。”
苏晨的话让各朝很多人深感遗憾,他们还想听听北洋之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只可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还是奉系的张作霖棋高一筹。
听到了现在,他也大概听明白各个派系了。
“巡防营的性质大致介于清朝新军和旧军队之间,清政府没那么多钱建设标准新军。”
或许黎元洪一开始就不应该和段祺瑞争权夺利,毕竟没有兵权在手,结局早已经注定。
“而冯国璋与南方军阀的关系一向又还不错,加之冯国璋做了代总统后,北洋政府内部关于总统和总理的权力分割问题始终理不清。”
“曹琨听说后,心里顿时不平衡,他的兵现在正在前线与唐继尧、陆荣廷玩命,你段祺瑞连个副总统都舍不得。”
“曹锟被徐树铮一通忽悠,当即反水,领着18位北洋系督军通电,要求段祺瑞重新出山,带领北洋系统一全国。”
“西路的吴佩孚诱敌深入,段芝贵脑子一热,就钻入了吴佩孚的圈套,在松林店遭遇吴佩孚的埋伏,全军覆没。”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冯国璋的专列路过安徽时,被安徽督军倪嗣冲强行拦了下来。”
“为了立威,他借袁世凯之手杀了武昌革命军领袖张振武,结果搞得名声扫地。”
“但由于他是被革命党强行推到前台的政治领袖,在革命军中的威望不足。”
“护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战争并没有结束,曹锟的部队始终在湖南与护法军作战。”
“而随着军事上的失败,段祺瑞也不得不选择下野。”
“民国初年,黎元洪的实力在地方军阀中是独一档的存在,手底下好几万人。”
不过感慨归感慨,他倒也没有特别的失落。
“冯国璋一看,奉系支持段祺瑞,直系又出了墙头草,自己草率了,只带了两个师进京,这把肯定钢不过,就决定撒丫子跑路。”
“直系三路出击,西路吴佩孚、中路王承斌、东路曹英,总兵力5万人。”
段祺瑞见黎元洪只是一个没有兵权的副总统,特意让黎元洪当总统,如此才好操控。
皖系就是段祺瑞,而直系则是冯国璋,最后的张作霖就是奉系了。
“就在北洋系统发生内讧时,属于北洋系旁支的奉系悄然崛起于白山黑水,也就是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