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承认运气是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聪明才智。
“但问题是,对于那些发动政变的功臣们来说,他们不可能接受这个结果。”
“因为这几个功臣最怕的,就是未来再出现吕家这样的外戚,严重威胁到他们自己的地位。”
不过话说回来,他之前不待见薄姬,从而不喜欢刘恒。
只有彻底斩草除根,那帮老臣才能放心的把皇位交到他的手上。
“而在刘邦去世之后,随着吕后掌握了朝政大权,刘邦其他的几个儿子,先后遭了毒手。”
“一个八岁的孩子想要做一个镇守北方的诸侯王,这未免有点太难为人了。”
“后来到了代王府邸的时候,陈平、周勃、刘章等人再次请求刘恒登基。”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需要除掉他的正妻和四个孩子。
“对于这种典型的两面派,刘邦自然是忍不了的,后来就直接派韩信过去把魏豹给推平了。”
所以刘邦打过来的时候,他又打不过,只能投降。
“虽然是在单亲环境下长大的,但是刘恒的那位母亲薄姬,却尽全力给了他最好的成长环境。”
天底下最大的诱惑就是皇位,每个人都想当皇帝。
“用现代的话来说,刘恒的这种状态,其实基本上就等同于是单亲家庭,或者也可以叫做丧偶式育儿。”
“然后先后除掉了几位异姓王,让汉朝彻底安稳了下来。”
“不过再之后,随着楚汉战争开始,这个魏豹就倒霉了。”
“然后当天临近了薄姬,再之后这个薄姬就怀孕了。”
吕雉:主播,你还没有回答我,怎么刘盈之后是刘恒夺得了皇位,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居正:汉文帝刘恒能够登基称帝,纯粹是因为运气。
“但是最后,刘恒偏偏躲过了所有的麻烦,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这运气无疑是最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
“刘恒疑惑,本人已经是王了,还当什么王,占卜的说天王就是天子。”
从身份来说,他是高皇帝的长子长孙,地位尊贵。
“等到项羽戏亭分封的时候,这个魏豹也就被直接封为魏王,有了一个正式编制。”
“一年之后,薄姬就给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已经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后来就被取名为刘恒,这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于是接下来,刘邦就直接让人去把薄姬给带了。”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那位已经把持了十多年朝政的吕后因病去世了。”
“如此一来,不管怎么看,似乎都应该是由这位长子长孙来做皇帝更合适一点。”
“至于老二刘盈,情况其实也很特殊,作为吕后的亲儿子,刘盈其实也有几个儿子。”
“从大汉开国以来,曾经历过清理异姓王、吕后专政、诛吕之乱种种血腥的斗争。”
“而且大王的美名早早已经传遍天下,那些大臣也是顺应天下的人心,所以想迎接大王去当皇帝,不要再怀疑了。”
“而实际情况是,后来这位代王正妃就像是被刻意抹去了一样,不但没有坟墓,甚至就连正史上也没有任何有关于她的记载。”
凭什么皇位最后落到四叔头上,他一百个不服气。
成为皇帝固然值得高兴,但他更知道,成为皇帝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李世民:汉文帝倒也小心谨慎,不过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
“要么选刘邦的那两个儿子,老四和老七,要么选老大的那些儿子。”
“而从刘恒继位之后,大汉的风气从此焕然一新,国家在他的治理下,一个历史上的盛世即将到来。”
“历史上也有很多三封三让的例子,这个时候陈平说了,我们都是认真考虑过的,天下的诸侯跟万民都觉得大王最合适,希望大王能答应我们的请求。”
他要是当不了皇帝,那帮老臣就更不会客气的动手除掉他的妻儿。
“最关键的是,薄姬当年本来就是大风大浪走过来的,这些年为了保命,同样也是教了刘恒不少人情世故。”
“但是不得不说,这位长子长孙的努力,确实产生了很大的效果。”
“就这么刘恒还是推让了三次,刘恒这一番推让,弄得跟自己不想当皇帝一样,这都是大臣们求着他来当的。”
“但是从后来的很多事情来看,这个不受宠的特点恰好是刘恒最大的幸运。”
和刘邦的其他儿子一比,太子刘盈完全没有优势。
“但是除了儿子辈之外,孙子这一辈当中其实也有不少人。”
在刘恒几岁的时候,就被刘邦打发去了封地,就连不受宠的薄姬也一并打发去了封地。
可即便是如此,皇后却还不愿意放过他的其他儿子。
“但是在之前清除吕家的行动当中,却根本没有任何作为。”
对于主播说他是墙头草两面派,他是不认的,他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并不觉得自己有做错什么。
“就藩山西之后,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刘恒就彻底淡出了历史主线。”
原因也很简单,只因他的正妻是吕家人,而他的四个孩子身上流淌着吕家人的血脉。
就这么无权无势不受宠的母子两人,居然能够得到功臣集团的拥立,从而可以笑到最后,多少让她有些费解。
“所以说,没有运气,刘恒不可能当上皇帝。”
可哪里能想到,就只是一次玩弄,居然就有了儿子,这让他及其郁闷。
“所以刘恒长大之后,要远比他的同龄人更加成熟老练,同时也更加懂政治。”
天底下没有人不想当皇帝,他们要是有这个机会的话,自问是做不到汉文帝那般谦虚的。
太子刘盈都已经是皇上,皇后都已经成了太后,没有任何人可以威胁到这对母子。
所以不管怎么说,在这一点上他是占了便宜的。
很多人说刘恒能当上皇帝,只是因为运气好,但苏晨并不这么看,仅仅有运气是不够的。
“此时的刘恒年仅二十来岁,而他的表现却远超于他实际年纪一般的沉稳冷静。”
“而且,这个故事的真相,其实相当的狗血。”
“所以刘恒就藩之后,刘邦就直接让薄姬前往山西,跟着儿子刘恒一起去就藩了。”
“刘恒表示江山社稷的大事,自己恐怕没有这个才能,让他们再看看有没有比他更适合的,自己实在不敢当。”
他们更加佩服的是汉文帝在皇位面前,还能如此谦虚谨慎。
不仅刘恒不受宠,就连刘恒的母亲薄姬也不受刘邦待见。
不得不说,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刘恒表示如果宗室将相诸侯们没有比他更合适的,那他就不再推辞了。”
她之前一直没有把薄姬刘恒这对母子放在心上,想着这对母子翻不出什么风浪。
或是看他没有根基,想要借此操控他,上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
“而在这个争论的过程当中,支持长房长孙这一脉的人其实要更多一些。”
可万万没想到,在他死后,皇后把屠刀砍向了他的儿子们。
他本就看不上薄姬,一个败将的女人,只是他的俘虏而已。
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汉文帝小心谨慎了。
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儿子刘盈的皇位能够稳如泰山吗?
要是儿子有这个本事,能够压住其他的兄弟,她何必下此毒手呢!
他非常不服气,皇位凭什么不是他的。
“因为他所在的三晋地区,恰好是楚汉双方争夺的关键区域。”
刘盈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在他死后,太子也会继承皇位。
至于功臣集团选他当皇帝,看他根基薄弱想要操控他,让他当一个傀儡皇帝。
但那帮老臣选他当皇帝,也并非没有条件。
“这主要是因为,吕后这个人性格比较极端,总是觉得自己儿子的皇位,会被其他几个兄弟威胁,所以才会对刘邦的那几个儿子下手。”
虽然最后那帮老臣的确是真心实意的邀请汉文帝去当皇帝,但站在汉文帝的角度来看,其中有诈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天命在他,他最后成为胜利者。
“因为从怀孕时间上来看,就完全对不上。”
“所以在接下来的战争当中,刘邦打过来的时候,魏豹先倒向了刘邦。”
“汉文帝出生的时候,这魏豹已经败亡两年了,所以汉文帝根本就不可能是魏豹的儿子。”
“这玉玺看见谁不眼红,但不得不佩服刘恒的沉稳。”
听到自己的八个儿子,被皇后杀得只剩下两个,他此刻唯有痛心。
“刘邦的大儿子刘肥,这个时候已经去世了,但是刘肥有十三个儿子,而且这个时候有好几个已经长大成人。”
“之前发动政变除掉吕家的时候,老大这一脉的几个孙子都出了不少力。”
“而等到项羽反杀过来之后,他又转投了项羽。”
“反正不管怎么样,长大之后的刘恒因为成长环境过于特殊,刚刚成年,就成为一个非常有心机,而且非常有政治手腕的年轻人。”
可汉文帝不是一般人,会在巨大诱惑之下保持冷静的头脑,思考其中有没有陷阱。
“顺便说一句,根据后世史学家分析,刘恒做代王期间,很有可能娶了一个吕家的女子做王妃。”
汉文帝一再谦让,无非是在和那帮老臣相互较量,并且取得了上风。
“某天忽然得到一个消息,朝中派人让他去长安继承皇位。”
当皇帝容易,怎么当好这个皇帝可不容易。
唯有治理好这个国家,让大汉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才是他当皇帝的追求。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