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杨贵妃之死

在安史之乱过后,大唐全国各地的藩镇割据势力越来越强大,严重威胁中央朝廷的统治。

杨贵妃:陛下,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史思明和杨国忠干的,和臣妾没有关系,臣妾冤枉啊!

这一刻,他真切的感受到李隆基晚年有多么昏聩,居然连这四个人渣都收拾不了,还把大唐盛世葬送进去了。

李隆基:隆基谨记太宗皇祖父的教诲,请皇祖父放心,隆基必不会让安史之乱的惨剧重现大唐。

可偏偏就是这些大逆不道的败类,硬生生祸害了大唐七年,彻底把大唐盛世祸害没了。

她和杨国忠是同一个太祖父,可也只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一门远亲罢了,她家和杨国忠家从来都没有来往过。

这时候连他都想让李隆基早点死,免得把他留下来的盛世大唐祸害得不成样子。

杨国忠能够发迹,成为朝堂的重臣,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她的二姐虢(guo)国夫人在皇上身边吹风。

她只知道唱歌跳舞,从来没有干涉过朝政,可却落得那般下场。

一四九.二八.六九.六零

导致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杨国忠,他猜测是禁卫军杀了杨国忠后,害怕被爱妃记恨,这才一并杀害了爱妃。

李世民:@李隆基,这个皇帝你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早点让位。

她平时素有听闻杨国忠所干的肮脏事,说杨国忠是历史罪人也说得过去。

杨玉环一边说着,一边哭得梨花带雨,把李隆基看得心疼死了。

只要把造成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除掉,没有了安禄山、史思明、杨国忠的威胁,那么大唐的危机可以祛除大半,剩下的需要他慢慢根治。

安禄山和史思明之所以在大唐掀起惊涛骇浪,就是因为他们作为节度使,手中的权力太大,已经形成了藩镇割据势力。

李隆基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太宗当着全天下臣民的面批评他,让他面子有些过意不去。

他很清楚,爱妃是遭了无妄之灾,完全就是被杨国忠牵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