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控制奥匈帝国局势发展,就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让他们分一杯羹。”
如果能吃独食的话,阿道夫自然不希望和意大利之流分享奥匈帝国,原本这个已经被自己视为盘中之餐的地方。
可问题就在于现在对大奥地利联合共和国宣战的国家,关系和德国都不错,甚至就是德国的小弟。
他们又是打着消灭工党的名义对大奥地利联合共和国宣战,阿道夫碍于面子也没有办法拿这一点做文章。
所以,他只能指责自己的情报部门,没有做好工作,使得现在德国处于被动的局面。
他皱着眉头说道:“现在我们想通过和平手段拿下奥匈帝国,已经不可能实现,因为奥匈帝国的工党已经做大,尤其是波西米亚地区工党的实力很强。”
“这会给我们的军事行动造成一定的困难,如果我们不能迅速摆平波西米亚,就有可能落后意大利等国家,让他们喝到更多的汤。”
德国想入侵奥匈帝国,就只能通过波西米亚,奥地利和德国接壤的部分多为山区,并不方便行军。
而且,波西米亚工业实力强大,现在工党在波西米亚有自己的政府和武装,想要击溃这些工党武装并不容易做到。
因此,阿道夫说道:“我们不能只从军事角度考虑,尤其是你们情报部门,这次犯了大错,我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立刻对奥地利民族党采取行动,把他们进行改组,工党能搞联合政府,奥地利民族党同样可以这么干。”
当然,阿道夫很清楚,这样做的效果肯定比较有限,毕竟民族党之前的民众基础就很薄弱,放在奥匈帝国全境更是如此。
但是,这股力量如果能够利用的好,对德国的帮助很大,德国也需要带路党,还有接下来对当地的统治,也需要人手,显然奥地利民族党算是自己人,更值得信任。
海因里希这时说道:“首相阁下,现在维也纳沦陷,奥匈帝国实际上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鲁道夫皇帝虽然流亡到匈牙利,但现在对奥匈帝国的控制已经失去大部分。”
“我们可以拉拢奥地利的官员和将领,为我所用,我相信,面对工党的威胁,他们必然会选择投靠我们。”
阿道夫点点头说道:“这件事由你们来办,如果能够让他们发挥作用,这对于我们吞并奥匈帝国有很大帮助。”
维也纳沦陷,但是奥匈帝国地方势力,尤其是原政府高层,还拥有很大实力,就算最混乱的波西米亚地区,也有很多地区控制在原政府手中,还没有被工党占领。
他们现在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并且失去了和中央政府的联系,这个时候,如果德国进入当地,并且获得他们的支持,就可以内外配合,方便德国更加顺利的占领波西米亚,奥地利等地区。
既然吞并奥匈帝国只能通过军事手段,阿道夫也不再犹豫,他让人把德国军方的官员,还有赫尔曼等民族党高层找来,开始制定入侵计划。
1934年五月末,德国总参谋部迅速制订了作战计划。
根据这个计划,德国将全面入侵奥匈帝国,兵分两路,一路东进波西米亚地区平乱,一路南下接管奥地利的地方。
前者要和工党武装直接发生战争,而后者就是和奥地利西部山区的原奥地利政府合作,把他们纳入德国的统治之下。
奥地利地形以山地为主,且东西狭长分布,因此西部山区大多还在奥匈帝国政府控制下,工党则集中在东部的城镇。
德国的入侵,毫无疑问是压倒奥匈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样欧洲帝国周边瓜分奥匈帝国的大幕彻底拉开。
在六月初,德国顺利进入波西米亚北部和西部的苏台德地区,这里原本就有德国扶持的武装势力,属于德国势力范围,所以轻松被德国拿下。
同一时间,阿尔卑斯山区的奥匈帝国地方政府,在面对南下的德军,也是望风而降,主动迎接德军,并且迫切希望德军向东歼灭维也纳等地方的工党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