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秩序背后是财富

1个时辰后,一名军官走来。

敬礼道:

“报告司令官,火箭营已完成任务。哑火 13枚,意外爆燃 2枚。我部被炸死 1人,烧伤 6人。”

“你部大功一件,退下吧。”

“是。”

火箭弹瑕疵依旧存在。

马鞍山重工一直在改进。

此时, 2名随军技术人员仔细正在询问受伤士兵爆燃事故发生一刹那的经过。

并将弹壳移到附近,待天明后仔细勘察。

……

日出东方,金光灿灿。

围攻的吴军神情轻松,笑呵呵的议论:

“灭国了。”

“贡榜王朝,没了。”

除了极少数人或坐船或泅渡通过伊洛瓦底江逃出生天, 20余万人死于这场大火。

阿瓦城,废了。

财富、人口、城池一起化为灰烬。

吴军凶残,震惊世界。

中南半岛各国敬畏如神明,争先恐后地表示,接受“上国保护”、接受“自由通商”。

自愿。

都是自愿。

……

第 7军则是抓紧时间窗口,沿着伊洛瓦底江一推到底,将军旗插上了海滨重镇——仰光。

10天后~

隶属于第 4军团 1个步兵营姗姗来迟,接过防务。

在仰光城头升起金色狐狸图案的军团旗,同时大兴土木,在城外另筑棱堡。

第 7军团往东、往西南、往西、往东北方向,搞了一次中南半岛武装大游行。

果断抓捕戕害本国商队的凶徒以及幕后凶犯 500余人。

之后,

又在情报署细作的指引下攻破 12个大小部落,达成战绩首级 5000,俘虏匪眷 3000。

在扫荡过程中,德川幕府派来的武士仆从军表现尤其积极。

他们热衷于古法杀人,一刀两段,其凶残程度令第 7军团印象深刻。

……

2月中旬。

仰光开始下雨,第 4军团在棱堡军营内开始避暑。

他们一个个衣裳不整,搂着从安南海运来的娘们在雨棚下欣赏风景。

安南娘们好。

穿奥黛的特别好。

惜命的第 4军团已经研究出了热带生存法则。

一,食物必须新鲜,肉类只吃活物。坚决不吃隔顿饭,每顿只吃 7分饱。

二,尽最大努力驱蚊。包括但不仅限于烧植被、填水洼、清死角、烧艾草、张蚊帐。

三,只喝凉白开。坚决不喝生水,远离陌生水体。

四,病患及时隔离。

五,吃好喝好玩好,身体结实。

六,堡垒要坚固,大炮要多。

七,舍得花钱,自费改善海外驻军的生活条件。

……

第 7军团全员北撤,大部归国,仅留 1个步兵团在密支那城驻防。

自此,

吴国的战略目的全部达成。

一,干掉了中南半岛小霸王。

二,卡住了撒克逊人的黑手。

三,杀鸡儆猴,各方敬畏。半殖民地初具雏形,南洋后院安稳。

李郁在御前会议,明确告诉所有人:

马六甲以东所有区域都是帝国的后院,要打造成帝国的资源产地、商品输出地、移民目的地、流放目的地。

总之,

帝国不希望在中南半岛再出现什么区域强国。

否则的话,阿瓦城许多的鲜血就白流了。

……

地图上。

坤甸、巴达维亚、大城、金兰湾、西贡、仰光、富国岛,帝国皆有驻军。

出于作战需要,以及平衡需要。

以上驻军皆是陆海军共同出现。

在陆军部和海军部反复争论后,陛下一锤定音,南洋驻军之间若有分歧,当遵从海军指挥官。

这就形成了情报署、陆军、海军三家鼎立的格局。

吴国的铁制品和棉纺品大量流入南洋, 0关税。

……

3个月后~

殖民地保护神第四军团开始了第一次武装巡航。

正值雨季,江水汹涌。

帝国授权造船署在西贡、仰光、大城分别建造了一支小型内河舰队。

零部件从国内运来。

柚木从当地获取。

铁肋柚木船壳,蒸汽驱动明轮,排水量 200吨,载人 30人,火炮 7门。

……

应第 4军团士兵强烈要求,造船厂又对巡逻舰进行了改造,给甲板加了盖,挡雨挡太阳。

雨季时巡航很实用~

士兵们坐在雨棚底下一边瞭望,一边煮着热茶。

脑门后,八嘎帽的三片帘子迎风飘扬。

八嘎帽是热带的正经装备。可防脖子晒伤,防蚊虫。

很快~

拖着黑烟柱逆流而上的新型巡逻舰就成了帝国在中南半岛的化身,正义的化身。

……

吴朝重视航运,妥妥的水德帝国。

湄公河是巡航重点,西贡港布置了 10艘巡逻舰,编号从湄公河 1号到 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