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风氏的矿山离她们原来的制陶作坊并不远,只隔着两个山头而已。

附近几座山头早已不是当初那副人迹罕至鸟兽横行的模样,而是遍地盖起了土墙草屋,处处有人声。

寒枝现在十分确定,当初画卷将她们抛出时,一定是严格挑选了地方的,不然靠着风氏自己的勘测技术,不知道要花多久时间,才能找到一个既有高岭土又有丰富的煤层还有大量矿产的风水宝地。

这些东西此前一直不为人所知,自然也就无人开采,一直到风氏来了之后,当地人才知道他们居然就住在宝山附近。

只是等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附近大大小小的资源矿产都已经被风氏包圆,谁敢不长眼的私底下偷偷开挖,不被发现倒还好,一旦发现,风氏必是要严惩的。

但话又说回来,资源虽然都被风氏独占,但周围的部落民们日子却一天天更好起来。

随着新农具的普及,灌溉引水技术的改进,熟练掌握堆肥法以及搭配着从风氏那里换来的粮种,许多地方的亩产,从原来的六十至八十斤,提升至一百五十斤左右。

亩产提升两倍,意味着只需要种上比从前少一半的田地,就可以收获同样的粮食,不止这样,因为农具改进以及灌溉的便利,种田需要的人手也比从前少了一半。

如今一个壮劳力,一年就可以种十几亩地,完全够自家人吃用了,那多出来的人,自然就可以去寻求别的出路。

而去风氏做工,就是大河流域上游的部落民们最喜欢的出路。

制陶坊是不太好进的,白陶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稍微爱惜些的人家,买一件陶器可以用好几年,只是会有小概率几率摔碎以后才会再购买。

这就导致白陶的市场在本地早已经饱和,最大的销路其实是往中下游的大城又或者更远的地方。

陶坊一年只需要开个三两月,就已经足够供货了。

因为是风氏最初的核心产业,所以陶坊里不少成员都是元老级的人物,管理人员日常还要兼职其他作坊的工作,就连技术工也不止会制陶,同时对于冶铁之类的事情也十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