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不一样,现在周围许多部落,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会不由自主跟着风氏放出的指令,来进行各种农业以及日常生活相关的事情。
河冰在夜里悄悄碎裂开,随着河水哗啦啦往下游而去时,风氏说该把家中的农具修一修,准备春耕啦。
修补好旧农具,先不急着耕地,依然要等着风氏农事员们的指令,她们常说“春耕宜迟,急不得急不得,待土壤解了冻,才是翻地的好时候。”
趁着翻完地等待播种的这点功夫,各个部落的族长开始组织村中的壮劳力们,把干涸了一个冬天的旧河道疏通一下,这样等到春汛一来,雨水就可以畅通无阻的灌溉到田里了。
待到了风氏所说的“春分”来临之际,才可以开始大规模的播种。
至于种什么呢也是有讲究的,照风氏说的轮种法,去年种了粟的,今年可千万别种了,再肥的田也是经不起年年种粟的,还是种些豆子的好。
种豆子和种粟米也差不了什么,毕竟种出来风氏就会收。
夏天更是要多留意地里,所谓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上一秒好晴天,下一秒瓢泼的大雨就来了。而且要么就是太阳高悬晒得人头顶发晕地里发干,要么就是连绵的阴雨望不到晴。
什么作物喜水下雨不必多管,什么作物既要排涝也要防旱,风氏都能给大家伙说的明明白白,照着做准没错的。
秋天好啊,粟米穗子饱满,豆子从崩裂的豆荚中跳出,还有那新种的作物稻谷看着都是喜人的金黄色。
秋收最累人,但也最让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