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假得太明显

“观众朋友们,可以看出我们长安的民间收藏家们确实有着非凡的眼光。”

转场词后,高兴迅速地在人群中寻找下一个目标。

不久,一位男士主动走近,手里拿着一件造型独特的鎏金铜佛像。

“记者同志,这是一件北魏至两晋时期的佛像。”男士自信地展示着他的宝贝。

阳光下,佛像闪耀着金色光芒,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然而,考虑到其声称的历史长度,这样的保存状态似乎过于完美。

“大哥,这件佛像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在外县收的。”

“哦?是买的吗?花了多少钱呢?”

“价格不菲,花了五万块,毕竟它是鎏金的。”

“那有开发票吗?”高兴关心地问道。

“没有,是从一位藏家那里接手的,发票……真的需要吗?”男士显得有些疑惑。

“如果是私人交易,发票确实不是必需的。但在商家处购买的话,发票就很重要了,因为如果商品有问题,可以凭此申请退款。”

“不过,根据我的判断,这件佛像100%是新制作的,实际价值远远低于五万元,可能连五百元都不值。”高兴直截了当地给出了结论。

一个如此新的佛像,却被说成是北魏时期的,并且还花费了这么高的价钱,这显然是个误会。

宝友似乎是个新手,面对高兴的话,本能地将手中的佛像紧紧护在胸前,仿佛生怕它会不翼而飞。

“记者不是来采访的吗?怎么开始鉴定起东西来了?”宝友有些防备地说。

“朋友,你说这是北魏时期的文物,这可有点儿不对劲。”高兴无奈地笑了笑,“我也没办法,看到问题就得指出来嘛。”

“不对劲?哪里不对劲了?”宝友追问。

“问题多得数不清呢。”高兴随即列举起来。

首先,佛像背后的那些小佛形象明显是明清时期的风格。要知道,在北魏时期,佛教刚刚传入,很多后来常见的佛像样式那时还未出现。造假者常常忽略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