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宝友展示盘内图案后,高兴的神情瞬间变了。
盘中画着一条蜿蜒成圈的蛇,正吐着信子,模样栩栩如生。
高兴忍不住笑了出来,这显然是个现代仿造的陶寺文化龙盘,他解释道:“真品出自尧文化,极其珍贵且几乎不可能出现在私人收藏中。”
陶寺遗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发掘,相关文物从未在市场上流通,表明保护措施得当。
宝友听到这是假货后,情绪明显激动。他捡起地上的锤子,准备效仿电视节目中的做法,将赝品销毁。
然而,这件仿制品异常坚固,一锤下去毫无反应。
毕竟古人制作的容器既厚实又耐用。
尽管如此,在连续几击之后,仿品终于破碎,被清理进了垃圾桶。
“继续吧。”宝友低声道,似乎是在给自己打气。
随后,一件粗犷的黑色陶塑被放置在桌上,等待鉴定。
高兴歪着头,仔细端详了一番,才认出那雕刻的是一只鸟。
这鸟的头部有着几分鸡的模样,尾巴处开有一个小口,表明它是一个中空的容器。他实在想不出这东西到底能派上什么用场。
不过,从物品的信息来看,这玩意儿似乎有点背景。
“你这个,是仿制的良渚文化鸟形壶。”他解释道:
“我记得2008年时,香江的一家拍卖行曾拍过类似的器物。那时候,良渚文化还没像现在这么受关注,所以这类物品也不算特别珍贵。”
“但看到你的这件仿品后,我开始怀疑,当年拍卖的那件可能也是仿造的。这形状确实很奇特。”
“不管原物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你手上的这个肯定是现代工艺品,这一点毋庸置疑。”
宝友听了这话,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最终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他从桌子底下又拿出了一件几乎一模一样的鸟形壶,只是新拿出来的这一件在鸟头的设计上更显灵动。
“这件,就是我在08年从香江拍卖回来的。”宝友指着新的鸟形壶说:“刚好凑成一对。”
高兴愣了一下,心想这位宝友真是不幸,不仅买到了假货,还特意为它配了另一件假货,形成了一个讽刺的对子。
“看来我的猜测是对的,这两件都是仿制品。”高兴坚定地说。
这一次,宝友没有回应,而是传来两声清脆的破碎声,那是陶罐断裂的声音。
“继续!”宝友费力地喊出这句话。
接下来展示的是一件灰陶加彩的魁,这件器物的内壁与手柄末端却涂着鲜艳的红色矿石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