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人们发出了震天的欢呼,泪水混合着笑容。

河堤,也在这一天,完成了最后的合龙。

季如歌站在新筑成的、高大坚固的河堤上,看着脚下奔流的河水和远处运粮车的长龙。

河堤合龙的欢呼声还没完全落下,新的潮水已经涌来。

不是洪水,是人潮。

北境能吃饱饭、有活干、还管孩子死活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越过山峦和河流,传到了更北、更苦、在战乱和饥荒中挣扎的地方。

最初是三三两两的零散流民,拖家带口,面黄肌瘦,试探着来到万福村外围。被民兵拦住后,就跪在路边磕头,哀求给条活路。

季如歌下令:核实身份,没有恶疾和案底,能干活,就收下。编入流民安置点,按规矩干活换饭吃。

这道口子一开,人就止不住了。

不再是三三两两,而是成群结队,甚至整村整寨逃荒而来的人!他们像绝望的蝗虫,扑向北境这片刚刚显出一点生机的地界。

每一天,其他村外围都能看到新搭起的、简陋不堪的窝棚。每一天,流民登记的名册都在疯狂加页。人数从几百,到上千,再到几千……几乎要超过原本北境各村人口的总和!

压力瞬间爆表。

粮食消耗的速度再次赶上了补充的速度。季如歌见此情况,派人看紧了万福村的库房,去年的粮食收获不小,三分之二都在自己的空间了,还有三分之一放在外面,为的就是遮人耳目。

即便是三分之一,那也是几十万斤。

但足以供养一段时间,但如今流民增多,她还是让村子里的人多警惕。避免闯进村子里偷粮。

现在来北境的人越来越多,万福村的人都分散四处,人手严重不足,还是要多培养自己的人才是。

新来的流民为了抢一块能搭窝棚的平地、抢一口干净的水井、甚至抢一份更轻松的活计,经常与早先来的流民、甚至本地村民发生冲突。打架斗殴几乎每天都有,偷窃抢劫也开始冒头。

原有的流民安置点早已爆满,后来者只能挤在更偏远、更贫瘠的坡地沟壑里,卫生条件极差,一场小雨就能让窝棚区变成泥泞疫病滋生的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