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梅和陆大嫂回的时候,带回去两盆吃的。馒头和菜都有,这是给老人和孩子的——她们没空在家里做饭,总不能把老人和孩子饿着。
梁月梅知道接下来几天都会忙,所以早早就给婆婆杜春芳说好,后面她看好家就行,早上家里人一起吃,中午她会送回来。
杜春芳让她在那边做好饭就行,自己在家里怎么都能对付一口。
这活是给小儿子干的,那她自然是全力支持。
拖拉机先犁后推,地基整的很快,和老马号并行的五亩地地坑三天多就推了出来,而边上堆的砂石料已经很多了。
王财迷这回主动用推土机把那些砂石料推进了地基坑里,算是把地基给填平了。
没有压路机,眼下就只能用拖拉机拽着打场用的滚子一遍遍的压,把地基压平。
接下来,就是扎砖墙。
扎砖墙之前,要把四周的土再清一下,把砖墙的槽子给挖出来,然后搬砖。
原本拉砂石料的那些拖拉机,又开始去拉砖了。而队里过来干活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人搬砖,有人拌水泥沙子,有人专门抹墙,还有些人在临时扎苇把子。
老罗叔看着这场面,感叹着说道:
“咱队里有些日子没看到这么大的场面了!”
当初给李龙盖房子的时候,也没这么多人啊。
“咱队里人干活积极呗。”队长许成军高声说道。
“嘁!”同来干活的陶大勇低低发出一声反驳,“不就是看中人家李龙宰的野猪肉,吃的肥肉了嘛!”
盖这个大圈,李龙宰了两头猪,天天肥肉片子,煮骨头,肉汤面管够。
这样的伙食,谁不想过来帮忙?
李龙倒无所谓,既然人家过来干活帮忙,那能不让人家吃好?
自己赚的钱不少,不在乎这两头猪。
但队里的一些农户家里条件一般甚至有点差的,一年到头想要吃到大肥肉片子,或者说这种酸白菜粉条肉,那就只能等到过年。
所以李龙这么做,许多人哪怕觉得这活可能还累一点儿,但也愿意过来干。
吃的是真好啊!
就这个连着一个星期的干活和吃的饭,队里有些老人,能记十来年。
好多年后,队里那些老人聚一起在门市部里吃烤肉打牌忆当年的时候,还会说起当初盖老马号旁边的新马号的时候,那肥肉片子,吃的是真香啊。
这时候大家已经不喜欢吃肥肉了,想吃肉,自家没养猪,但可以随便去市场买买半扇猪回来,想咋吃就咋吃。
但再也没吃过当年那种满嘴喷香的感觉了。
年轻人会说是当年养的猪用的纯粮食,味道好。老人却说,是因为现在生活好了,当年吃一回肉难得,所以才有这样的感慨。
总之,这一个星期,队里许多人都吃到了李家的大锅肉菜,许多人也参与到了新马号的建设之中。
新马号建设的速度之快、质量之好也是超出了李龙的预期。
他自己也没想到,因为参与的人多,所以大家几乎算是竭尽所能,把能施展的本事都施展出来了,免得被行家看出来问题。
而大家干活的积极性也很高,不然这么多人看着,没好好干,别人可是会在吃肉的时候笑话的。
这种场面就是大锅饭时期都不可能有的。
新的牲口圈大圈里面有两个暖暖两个敞圈,暖圈冬天放三四百只羊,四五十头牛是没问题的。
敞圈更大,主要是方便牛羊活动。敞圈的边上还砌出了食槽和水槽,方便喂料。
新圈院墙高两米五,在老马号大门边上新开的门,与老马号共用西墙,算是一个建筑整体。
总之,李龙满意极了。
这两头猪花的太划得来了,也太实在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