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将这位良王推上去。”
穆桓眼中闪过一抹算计。
晏姝想到裘江似乎一直在大秦良王身边做事,穆桓多年前就将裘江埋在良王身边,莫不是就是为了今日?
晏姝沉吟片刻,“良王如今对权势不敢兴趣,可若是将权力握在手里,焉知他不想放手?”
穆桓微微笑道:“陛下不必担心,老夫自有法子。”
他有办法将良王推上去,自然也有办法将他拉下马。
见穆桓如此笃定,晏姝也不再多问,颔首道:“师父既然已经决定,便按师父的心意去做吧。”
穆桓点头应下。
师徒两人又细聊了一些事,穆桓才告辞离开。
次日,穆桓带走了裘江、韩濯、师玉衡,只将淮玉留了下来。
与太医院的太医相比,淮玉的医术算得上是诡谲,许多诊治之法都算得上是以毒攻毒,但有奇效。
七国一战很快就会开始了,穆桓担心有些人会铤而走险做其他手脚,所以将淮玉留下来确保晏姝安全。
楚星河从溯水回来之后马不停蹄又回了北地,接下来景国需要很多银子,且越多越好。
东楚与西襄交战三个月,陆陆续续交手十几次,两方势均力敌,西襄没有显露出颓势,东楚也没讨到好,战事就这样陷入胶着。
三个月里,晏姝大力推行新政,凡事不安分想给她找事的,她直接贬职或是下放,不给对方留半点求情的余地。
众人也都知道女帝不好惹,渐渐的收敛起挑事的心思,安分做事。
得益于众人的安分,新政推行的还算顺利,国库又收上来一笔银子,不过这笔银子没在国库留多久。
此前在春耕时,晏姝便将穆桓的新良种推行了下去。命各地官员将新良种下发到百姓手中,鼓励百姓多耕种。为了鼓励生产,晏姝推行了一系列政令,如奖励百姓开垦荒地,开垦一亩地可领多少银子……诸此之类。
这些政令推行下去,景国原本的萎靡死气像是被热烈的阳光照散,只余欣欣向荣之景。
新良种的优势十分明显,无论是景国哪个州县,产量都比原本的稻种多了最少两倍。
等到秋收,景国难得得了一个丰收年,连续几年都填不满的官府粮仓总算填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