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栽树;昆虫护林

如果说生物能源的外部技术带头人是兰大张浩力教授的班底。

内部力量则是以方晓章+全王的班底为支撑。

组织架构也脱胎于原来宁小婧代管的生化事业部。

部门构成也很简单。

方晓章领导全局,并兼任总工程师,负责研发创新中心和生产技术中心的工作。

唐卫华领导种植事业部,负责基地的种植管理收购;调职后的副总宁小婧负责人力、财务等。

至于其它的,也在慢慢的完善中。

唐卫华已经50岁,对种植行业来说,正是经验和生产管理最为巅峰的时期。

而方晓章和宁小婧则要年轻得多,都才三十余岁。

尤其是方晓章,没工作几年,就坐火箭似的被提拔到高位。

在国内,生物能源方面的研究都不多,与其从国粮等公司继续挖人,远不如内部提拔。

这也是领导人计划的目的。

说完了种植情况,方晓章也谈起了目前的研发进度。

“目前的最佳工艺一斤文冠果仁能出68%的油,而一斤果仁油能出62.3%的生物柴油。”

“以现有的文冠果亩产量和柴油价格计算,每亩的效益并不高。”

郭阳自然清楚原油价格大跌的影响,说道:“生物柴油是产业保底,前期的效益还是要靠高端食用油。”

方晓章点了点头,道:“对,食用油价值会高很多。”

金螺这个文冠果品种,其特性中最值得称道除了抗逆性,就是食用价值,是木本食用油中的极品。

其种子产量虽然也高,但郭阳用工艺数据稍微上浮一些计算,其生物柴油每亩收益也才约1000多元。

远比不上用作高端食用油。

甚至可能还没附加的医药、林下经济效益高。

当然,如果原油价格大涨,其战略意义又会完全不一样。

“麻风树种子提炼柴油的工艺和主流大致相当。”方晓章继续说道:“3吨种子提炼一吨生物柴油。”

“如果种子亩产能达到预想中的1500kg,效益还是很高的。”

亩产1500kg,相当于每亩0.5吨生物柴油,保底都有3000元收入。

再加上其它的副产物,亩收益是能支撑起整个产业发展的。

郭阳想了想,说道:“公司会陆续推出其它的文冠果和麻风树种,等这一期任务完成后,刚好能接上。”

“另外,就是工厂化生产工艺的落地,也可以着手进行了。

桂省的气候条件好,有些育苗期久的树,可能两三年就能挂果。”

这时,唐卫华说道:“中海油在海南的麻风树基地,10个月就有挂果的,可惜现在没人收。”

郭阳说道:“老唐,你可以去接触,如果海油不想要了,看嘉禾能不能收购基地,到时高接换种。”

“好。”唐卫华点了点头,“就怕他们已经砍树了。”

“尽量早点找人去了解下,砍树伤害老百姓的热情,对以后的发展也是障碍。”

唐卫华说道:“开完会我就去联系。”

“行。”

紧接着,宁小婧又介绍了下财务和人力等情况,总体来说成本都在控制范围之内。

前三年的成本每亩2000~3000元。

这还是算上了道路、沟渠、滴灌、两年管护、工厂等各种基础设施的费用。

如果只是单纯的种树,三四百元足够了。

石羊河上游,乌鞘岭以北的水源涵养林里。

大片人工栽培的青海云杉、圆柏、油松,也面临着旱情带来的林业害虫灾害。

但今天这里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徐总,如果释放天敌昆虫的效果不好,就得立马喷施农药,到时这些天敌昆虫也都得死。”

“只要等一个星期。”

徐学农看了一眼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说道:“武威不会有喷施化学农药的机会的。”

一旁的护林员也很狐疑。

今年的春旱比想象中严重,树种单一的防护林里,各种虫害已经在潜伏。

松毛虫、松材线虫、松象、落叶松球蚜…一个个难缠的害虫都在这期间冒出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