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闹,就再迁移一批。”
夜不收点头,旋即继续汇报着新的。
这次是关于港湾建设,魏昶君坐直了身子,老袍子上的丝线随风飘飞。
松江军港的模型被抬上石桌。
檀木雕刻的战舰群中,两艘铁甲舰格外醒目,这是按魏昶君图纸建造的战船,也是里长胞弟亲自建造完成。
“里长,现在港湾建设方面,军港建设的很快,主要在登州府。”
“目前已经完成深水区工程基础建设,但战舰停泊还是个难题,钢铁战船的吃水和以往所有的船只都不一样,现潮位差仅两丈,需每日候潮进出。”
“商港建设倒是很简单,当初松江府的世家没少在海上捞钱,他们原本就有港湾停泊,也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咱只需在他们的基础上用水泥等新材料扩建便是......”
这边夜不收在汇报,如果将视线挪动到两处港湾,赫然能看到一副新的建设画面。
登州府军港的浪涛拍打着新浇筑的水泥堤岸。
钢铁战舰年轻船员正对着潮汐表发愁。
“舰长,现下涨潮差仅两丈,咱们的铁甲舰出不去啊。”
“那就把海床挖深三丈。”
舰长踢了踢脚边藤箱,箱盖弹开露出天工院刚刚研发的齿轮吊臂的模型。
“挖泥队明日就到。”
另一边,松江府商港不远处的渔村。
老渔民孙大牙蹲在礁石上,看着红袍军工兵用铁网圈走整片浅滩。
孙女扯他衣角。
“爷爷,以后咱去哪打鱼?”
“打鱼?”
孙大牙吐掉槟榔渣,指着远处冒黑烟的工厂。
“明日去应聘锅炉工!红袍军管饭,一天还给八个铜板,比你爹捞一天鱼挣得都多!”
彼时蒙阴县衙后堂内,民部官吏程秋的汇报册浸着汗渍。
魏昶君翻开第一页,赫然是徽州瞿氏的迁徙档案。
这个南宋时逃难至衢州的家族,如今被拆分成七支迁往辽东等各地。
“里长,徽州瞿氏五百余口已分七批押送各地,但福建林氏勾结海盗......”
“海盗,让当地红袍军剿了。”
大明的海盗之所以猖獗,完全是因为东南世家需要他们和朝廷博弈,现在大明都没了,缙绅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