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各地兵灾

之前已经修筑二三里的火车,实际上只是工业发展过程中最初的实验品。

因为先前刘方等人已经制造出初代蒸汽锅炉,用以实验。

但锅炉的各类参数还需要漫长时间调整,同时弊端很多。

比如这类最初级的老式锅炉,水火一体,体积很大。

不仅占地宽阔,不易用到火车,战船上,同时危险性很高。

如今火器营刘方,魏昶琅还带着一众工匠在继续调试,尝试如何将之缩小,同时保持安全。

好在生产流水线开始逐步出现,各类零部件打造也有一定基础。

彼时魏昶君则是抵达东昌府工业区。

如果说青州府工业区,主要是为流水线生产和制造各类百姓使用方。

那东昌府工业区发展则截然不同。

除火器,锅炉制造外,东昌府如今工业区几乎汇聚了青州三府,乃至周边山西,陕西,南直隶等各地最顶尖的工匠。

这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往往能在设计上提供符合时代的思路。

尤其是东昌府开始搜集愈多各类算筹,天文,地理类书籍。

民部主张展开的首个格物部,如今更名天工院,便坐落在此。

算筹部在研究徐光启这位大明礼部尚书呕心沥血翻译的几何原本。

同时还有匠作部在学习天工开物,并每日展开延展讨论。

魏昶君抵达时,魏昶琅正和一群匠户商议大批量制造传动齿轮和传动轴,见到魏昶君,魏昶琅眼底明亮。

“里长。”

入了火器营,他很少称呼魏昶君为兄长。

因为他知晓,如今自己不仅仅是魏昶君的弟弟。

未来他们会打造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时代。

没有皇帝,没有地主缙绅,没有一切欺压。

现在他们,红袍军,启蒙部,监察部,民部,乃至一个最底层的民众,都走在这条路上。

他们是志同道合之辈!

“里长,这是吾等研究后定下的传动零部件尺寸。”

“现在吾等正在确定材料,确定前期准备,预定在月底开始投入首批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