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劫赈灾粮

兖州府的曲阜孔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而梁山泊,以八百里水域闻名,孕育了众多英雄好汉。

一边是礼仪教化,另一边是绿林江湖。

时至四月,徐州的天气已是一派温暖宜人。

晨曦初露,轻风由远及近,轻轻掠过湖面,携着一丝清凉,拂过微山岛上刚吐新绿的芦苇荡、茁壮的茭白和及腰的野草丛。

几叶扁舟掩映在这随季节轮回更替的湖草间。

它们从岛的西北角落驶入湖心,绕过北岸,最终在岛的西北端靠岸。

船上总共不足20人,个个装扮成渔夫模样。

簇拥着一位身穿儒雅青衫的青年,趁着晨光未透,悄然登岛。

他们穿越岛边的小村落,径直南行,约摸一里半路程后,便来到岛上的最高峰,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

踏入山林,一行人攀上并不算太高的山顶,密林深处隐约可见几座低矮的茅屋,微弱的烛光透过窗户,为这寂静的山林添了几分温馨。

咚咚咚。

领头的渔夫引着众人来到最大的一间屋前,敲响了那扇用林中木材搭成的门扉。

“祁哥,我们把孔先生接来了。”

屋里传来刻意压低的脚步声,木门没有立刻开启,似乎里面的人在谨慎地辨认来访者。

终于,门缓缓开启,缝隙间并未露出人影。

领头的渔夫转头望向孔心远,侧身让出道来,恭敬地说:“孔先生,请进。”

年仅30,面容却显得格外沉稳的孔心远,眉头微蹙,先是对着半开的门缝打量一番,又看了看旁边渔夫,未发一语,只是提袍轻移,跨过门槛。

屋内,一盏烛火摇曳生姿。

孔老先生轻轻拧了拧眉,目光转向手持鱼叉的汉子:“祁飞白,你们是心里打鼓了吧?”

微山湖渔村的一把手祁飞白,肤色黝黑的脸上挤出一丝憨直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