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是在立威,现在就是施恩的时刻。
“挥厚母耶乌居。”朱标笑吟吟地道:“孤听说,你还给自己取了个汉姓,姓童?”
“想不到,殿下如此明察秋毫,早就知到了小人的名姓。”
挥厚母耶乌居听了朱标的问话,赶紧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回道:“小人一直仰慕汉家文化,给自己起了个‘童’的汉姓。所以,我既叫挥厚母耶乌居,也叫童挥厚。”
“听说,你还有个儿子,今年两岁,叫孟特穆。他还取了个蒙古名字,叫猛哥帖木儿?”
“殿下啊!”
噗通!
挥厚母耶乌居赶紧跪倒在朱标的面前,仔细解释道:“小儿的确有个蒙古名字,叫猛哥帖木儿。但是,那绝不是仰慕草原文化,而是随便取的啊!”
“确实如此!”火尔哈部的酋长阿哈出,赶紧为挥厚母耶乌居说话,道:“小人也可以保证,那猛哥帖木儿的名字,就是随便起的,绝无什么向往草原之心啊!”
在这个问题上,阿哈出也不干净。阿哈出,和“纳哈出”就差一个字,本身也是个蒙古名字。
因为大元厉害嘛,草原文化当然风行天下。别说女真人了,就是汉人里面,取蒙古名字的大有人在。当然了,即便在这个时代,华夏文化也不是什么弱势文化。最显著的例子,现在的大元丞相扩廓帖木儿,还不是给自己取了个汉家名字,叫王保保那
简而言之,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名族矛盾其实比后人想象中要轻上一些。多种文化并存,没那么多忌讳。
事实上,朱标提这事儿,也不是要找个由头拿童挥厚发作,而是孟特穆这个人比较重要。
的确,谁都得承认,童挥厚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先祖。但是,真正被清朝皇帝尊奉为“肇祖原皇帝”,也就是第一个皇帝的,还得说是童挥厚的儿子孟特穆。
为什么呢?
不是孟特穆多么厉害,而是他受了大明的册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
换言之,孟特穆正式从一部的酋长当了朝廷的官儿了,富贵了,发达了,光宗耀祖了,为后人取得了立身的名义了。所以,他才是“肇祖原皇帝”。
朱标摆了摆手,道:“起来吧,不需如此。孤从未怀疑挥厚母耶乌居的忠诚。这样吧,挥厚母耶乌居,你不是给自己取了个汉姓童吗?自己取的姓算什么?名不正言不顺的。今天,孤就赐你汉姓童如何?你叫童挥厚,你的儿子就叫童孟特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