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要,再也不要,委屈自己一秒”
……
这三首歌曲作为属于《热血高校》的旋律,简直是成为了代表着【暑期档】开端的主旋律——而且很可能成为后面一个多月的主旋律!
许多还没看电影的人。
在街头小巷或者手机上面,听到了这三首歌,觉得还蛮不错的,因此也就怀着兴趣走进了影院;
说出了和影院很多人一样的话:“给我来一张《热血高校》的票。”
而已经看过了电影的人。
也因为有了这三首歌的增光添彩,越发地喜欢《热血高校》了。
甚至在听着歌突发奇想的,再一次踏进了电影院,去二刷三刷甚至四刷这部电影。
简直是不知道,
到底是电影成全了歌曲吗,还是歌曲成全了电影。
或者说是彼此成全才对吧?
后面一段时间,
很多业内人士也就开始分析了。
分析什么呢?
自然是分析言午为什么接连两部电影都大获成功。
最后,
业界就得出了一个不少人认可的结论:一部好的电影,一定是离不开好的音乐!
不信你看看——
言午的处女作《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电影都还没爆火起来的时候,它的主题曲《友情岁月》就已经在整个锦港传唱了;
而这一部《热血高校》就更是典型了——
首先是言午别出心裁的来了个宣传曲《追梦赤子心》,爆火!
然后再是主题曲《骄傲的少年》以及插曲《离开地球表面》,同样是爆火!
最后电影本身《热血高校》也同样爆火,成为了碾压【暑期档】同期各大电影的票房冠军!
嗯,肯定就是这样,没错了!
各个电影人们,纷纷怀揣着这样的心理:一部爆款电影,一定是离不开一首好歌的。
别说!
倒也还真的出了好几首经典的影视金曲。
可是电影呢?
嗯,怎么说呢……
“自古烂片出神曲”这一最早说法,其实就是从这个时候诞生的。
直到这股‘风潮’过去,那些坚信‘有好歌的电影能卖座’的电影人们几乎是扑街得老妈都不认识了!
于是这些人转头愤怒地质问,那个最早提出此理论的业内人。
那个业内人已经转型做了‘影视学砖家’,这位半吊子的‘砖家’居然还真给自圆其说了:“我当时说的是‘一部好电影离不开一首好歌’,前提是好电影!你的电影首先得好啊扑街们!”
不过这一‘电影风潮’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推动了锦港音乐前进了一大步。
后面有音乐人如此说过:锦港音乐有过多个黄金时期,而最后一个黄金时期,《音粤》这一划时代节目的播出是主要推手,而隔壁影视界的‘神曲创好片’这一理论则是加速了……
甚至有个因此而得益的歌手——就因为这段时期创作出了一首影视金曲,成为了典型的‘一首歌吃一辈子’代表选手——面对采访,更是激进地表示:“那个时期的歌手,都应该给言午磕一个……”
……
言归正传,
随着各大影院亲自上门求片,三大影视公司对《热血高校》的封锁,自此彻底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