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进山搞钱

在彩礼这事儿上,更多的是一种礼节性的表示,又不是做买卖。

要是嫁女儿要天价彩礼,那就不是嫁闺女,而是卖闺女了。

小两口以后能幸福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彩礼主要还是根据双方家庭条件来定,当然,也有要价过高的,但毕竟是少数。

不过,这只是彩礼,其他物质方面的要求就不一定了,尤其是到了后世,彩礼可能不太提了,但车子、房子这些,同样让人压力不小。

冯学文自己都说对冯晓萱有亏欠,肯定不会在彩礼上提要求,在陈家兴家里的时候,自始至终都没提过钱的事儿。

“别人不提,你这孩子也不能什么准备都没有!”

宋建国坐在火塘边卷着烟,点上后说道:“五几年的时候,讲究四个一工程,一张床、一个脸盆、一个痰盂、一个热水壶,也就十多块钱的东西;到了六零年,讲究三十六条腿,一个衣橱、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和四把板凳。

前几年又变了,流行三转一响:一台缝纫机、一块手表、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收音机,东西是越来越贵了……”

宋建国说得正起劲儿,突然被王静雅打断:“你当初娶我的时候,怎么没见你弄这些工程、三十六条腿?现在跟我扯什么三转一响……我嫁过来的时候,你家里就只有个铁鼎罐,结婚穿的衣服还有好几个大补丁,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给我买,还有什么?你还好意思在这儿吹牛。

娶儿媳妇的时候,你又准备了什么,买缝纫机了还是买手表了?”

宋建国被王静雅这一顿数落,顿时哑口无言。

宋阳心里清楚,父亲说的是大城市里的情况,和山里根本没法比。

这些年大家总在说三转一响,还说得头头是道,但山里的实际情况是,山路崎岖难行,就算有自行车,多数时候也只能推着或者扛着走;

山里离通电还早着呢,大概要到八五年左右才通电。

八一年遭遇了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有了这次教训,为了把水灾的危害降到最低,后来开始在山里大大小小的河道上修建各种水坝,通过蓄水的方式,层层减轻大江大河的压力。

就这样,山里山外多了许多水坝,装上了发电机,这才通了电。

可就算通电了,电压也非常不稳定。

很多时候,灯泡亮起来就跟楼板上挂着个烧红的木炭似的,更别说收音机了。

关键是电费还特别贵,很多人家宁愿用煤油灯,也舍不得用电灯。

就连手电筒,在石河子村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现在考虑这些东西,买回家也就是个摆设,没什么实际用处。

不过,手表和缝纫机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别的不说,看时间、做衣服鞋子,有了它们会方便很多。

见王静雅有些恼火,宋阳赶忙劝道:“还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干啥,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山里条件差,讲究不起,大家都穷……肚子饿不饿,赶紧吃饭吧!”

“这死老头子,找骂也不挑个时候!”

王静雅狠狠地瞪了宋建国一眼,还是不打算轻易放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