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紧急的时候为了传递某种信号所设置的哨岗,而徐凌正是用它来监测蝗灾的。她曾听闻过,他在金陵驻守的时候,曾用这种突如其来的出长鸣来警告深夜突袭的敌军。传为一时的美谈。
眼下它会响起,只有一种可能了……那就是,蝗灾又来了。
听到这个长鸣的哨响,所有负责防治的官兵都各就各位,拿好工具开始防蝗灾。尤其是乡下的各个乡长村长,也召集农民操起网具,跑到农田边开始戒备。
陆清婉目送着徐凌绝尘而去,整颗心都紧紧地吊了起来。她的掌心用力得攥着佩环,杏眼一片沉凝。
这种时候她也没有心思再看新铺子了。她唤来了周福安,把铺子关了,告知所有的伙计去城外灭蝗。这些伙计平时也常到乡下收蚂蚱,深谙捕蝗之道。听到蝗灾即将来临的消息,二话不说撩起渔网就跟着往外跑。为了稳定城里的秩序,徐凌并未将蝗灾即将来临的消息放出去,只让调遣了徐州所有的民兵以及驻守的官兵提前几日守在了边界处。乡下也组织起了农民,教会他们如何用棍棒、簸箕、渔网扑打,几人合力围击。
陆清婉坐着马车也去到郊外,索性也跑不远,干脆就去了自家名下的庄子,告诉佃户们小心防蝗。
青娘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到处让人布置防范。庄子四周围安安静静,跟往常的无数个平淡的日子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陆清婉也在庄子里喝了一顿午茶,心不在焉地沏着铁观音搭着栗蓉酥酪来吃。她时不时紧张地跑到屋外眺望,澄澈的天宇下一望无际的玉米地一片寂静。偶尔有农人穿梭在其间除杂草。
这片玉米长势良好,茎干粗壮,连结出来的玉米也比往年要沉手粗厚上许多。不过现在还不到成熟收获的时候,它正在渐渐地灌浆充实,再晚十天半个月摘收恐怕产量还得翻倍。
还有徐凌在某地种下的上千亩的水稻田麦田,这个蝗虫最喜吃……如果这个时候被蝗虫糟蹋了,半年的辛苦可都要白费了。徐州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百姓恐怕都没有大米、面食吃了。
刚开始的一个时辰,庄子上下几十口人都紧张地守在田里,两个时辰过去之后眼见着这日头越来越小,风也越吹越冷,大伙等得都有些累了,面面相觑,心里打起了突突,莫不是没有蝗灾来吧?
但谁也不肯离开,抓着网子的手都有些酸累了,有几个汉子直接闭眼抱着簸箕靠在小土坡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