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厨娘迷瞪着眼,看着陆清婉手上精巧圆润的月饼,越看越稀罕,不由地说:“我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这面团馅料到了姑娘的手上,听话得不的了,做出来的漂亮得不像月饼。到了咱几个手上各个都是歪瓜裂枣。”
另一个厨娘乐呵呵地笑道:“你当姑娘是你呢!货比货得扔,你来到这儿就得习惯,咱们东家那一手的厨艺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难怪食记的吃食那么好吃。”
其余几个新来的厨娘纷纷点头称是。就拿这段时间新推出的烤鸭、叫花鸡来说,前段时间生意不愠不火。临近中秋的这几天,每天都有人去食记门口排队买。正午还不到,鸡鸭早就卖光了。这样一来,食记才没有按照以往那样限量供应,每天有多少人来买就做多少只,后厨的师傅烤着鸡鸭忙得一整天脚不沾地,算是大大地扬眉吐气了。
哗啦哗啦的银子似水一样地流进来。就算是有不少酒楼也跟风,卖起了烤鸭叫花鸡,食记的生意也依旧那么红火。
“等俺赚了这笔银子,中秋就去食记买点鸭肉拿回去吃。”一个厨娘骄傲地说道。
一整只烤鸭贵是贵了点,她把这个月的月钱攒下来买个半只还是绰绰有余的,半只鸭子百来文就可以买到了。肉疼是肉疼了点,但在中秋这种重要的日子,她咬一咬牙还是舍得花钱去买半只烤鸭来吃的。
陆家对她们这些厨娘的待遇不低,可以说是十分优待了。
做食记的厨娘待遇很好,每月的月银有一两银子,比外头起早贪黑累死累活挣钱的轻松了不知多少,加上东家厚道,干完活后还有红利拿。平摊算下来,忙完了这个月,她们每人能拿一千五百文左右的工钱。
前三天,这些厨娘做出来的月饼只是普通的水平而已,在大量的练习之下,第四天之后月饼越做越似模似样,无论是味道和口感、外观,均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了。
不过陆清婉仍是不够满意,但也自知,做月饼的手艺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突飞猛进,立地练就的。这些厨娘她打算一直培养着,几年之后再来看,估计连她也挑不出什么刺了。其实厨艺这个东西,是可以勤能补拙。没有天资,靠着后天的努力练习,一样可以弥补。不过厨娘们几天之内能达到这样的水平,陆清婉也是满意了。至于那些价格昂贵的月饼,还是得她亲自动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