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教学

考虑到如今农民种地主要劳动力还是人工,若是都深耕,怕是得累死人。徐凌便答应了乡亲们向官府借几头牛回来耕种,不过考想到牛的损耗,白白借的村民估计便不珍惜了。他向村民提出了借牛要交缴纳租金,把牛给累死了要赔钱的规定。

家里无牛的农户点了点头,村里养牛的现在也没几户人家了,若是都要犁田深耕了怕也借不过来。要是官府真能借给他们牛,倒也是好事。

不过村民们小心翼翼地瞅了知府大人一眼,对他所描述的光景有些不敢置信。

荞麦低产,主要还是成熟期较短。短则两个月长则三个月便可得到收成,比种稻子来得还快些。然而知府大人说按他的法子来种田,保证荞麦子可以每亩收两百斤。

徐凌脸不红心不跳地淡定道:“荞麦即便收不到两百斤,也距两百斤不远。甘薯却可保证可以有一千斤,卯足劲用心种田,土地也会同等回报回来。”

按照现代的标准,普通品种的荞麦产量可以达到亩产300-400斤这样,他也知道如今的荞麦种比不过那些经过数次改良的,但精耕细种加以科学的方法,低劣的未改良的品种勉强也能够一够200斤这个目标。

不过甘薯这个就夸张了,现代标准的甘薯亩产可以达到2000-3000公斤,这样吓人的数字在如今看来是遥不可及目标,留南村每年甘薯亩产也不过六七百斤这样。这两个数据一相比起来,其间可进步的空间大有余地。饥荒年,甘薯的确真是个宝贝。

甘薯每亩一千斤的产量,徐凌倒还是谦虚了。有化肥这样犀利的武器在,何愁产量不涨。他相信科学的方法再加上化肥,这一季的粮食能让徐州今年过一个实实在在的丰收年,再也不饿肚子。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太阳很快下山了,初来之时徐凌一身的白衫如雪,在阳光下耀眼得闪光,浑身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的。教完了内容,此刻也浑身也沾上了一圈的泥灰,人看起来更狼狈了。不过徐凌心里毫无芥蒂,拍了拍手里的灰便让人散了回家。

村民更是打心底里尊敬他了,各个都想请他到自个儿的家中吃饭。

徐凌摇了摇头,倒也没有真应了谁去吃饭。如今这个节骨眼谁家不缺衣短粮的,穷亲戚都照顾不过来,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请人吃饭。

村民们想了想人府上啥山珍海味没有,也不再坚持了。听说陆家的厨子比酒楼的手艺还要厉害几分,一做饭那香味飘出厨房,老远的邻里都能闻见那诱人的味儿。他们那点饭菜实在寒碜,不好招待人,悻悻地摸了摸鼻子,表示等丰收了大伙凑钱做顿宴席请他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