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政策

徐凌不爱吃北京烤鸭,反倒喜吃叫花鸡,肉质嫩滑入口即化,带着荷叶淡淡的清香。若是葛老爷先尝了叫花鸡,绝对是大有惊喜。

因为摆在他面前的可不只是单纯的江苏传统名菜叫花鸡,而是民间秘方——荷叶槽鸡,除了都是用泥裹着来烈火炙烤的之外,它还多了一道用老酒一斤配三两盐,入酒坛冷凝,酥醉到了骨子里,才裹之以荷叶,泥巴烈火焚烧。

酒香迷人,肉软滑腻。徐凌心甘情愿地给自家媳妇当试吃的小白鼠。连吃了几日。除了荷叶鸡之外,还有竹叶鸡、红炖鸡、酒槽鸡、栗子鸡、白片鸡……

以致于把鸡里里外外地吃透了,深深受了一轮传统美食的熏陶,五脏庙也得到了全新地洗礼。在不知不觉之中,舌头被自家媳妇养得更加刁了。

陆清婉这一折腾下来,变化最大的就是幼弟。他整个人都胖了五斤,好在男孩子肉藏得隐蔽,不像女孩子,胖也只是脸圆了些。

陆清婉更爱捏他的脸了,软软乎乎的,手感特别好。

徐凌倒是一点都不胖,平时他便是肉食动物,这段时日更忙了,消耗的食物也更多,人却不见胖。肉在他奔走之间,悄悄地掉了。

徐凌很快把收来的粮食当成了工粮,指挥难民到开垦荒地,这样稳定的活计可比陆清婉什么漫山遍野捉蝗蜢靠谱多了。蝗蜢越捉越少,即便是食记没有把棚子拆掉,这种施粥的方式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他用工分来计每天每人干活量,十人合力开出一亩地来算10个工分,干够10分换取的粮食便足够令一家五口吃饱肚子了。农具和牛都是官府配有的,用坏了要赔偿。

男人们跟打了鸡血似的,起早贪黑地干活。一些原本荒芜了的地,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亩一亩地被开出来。没有力气的妇女老弱可以干些挑粪肥田的活计,也可以换取粮食。

田地被开了出来,难民的屋子也被建了起来,虽然很简陋,但足以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