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糙粮

食记的客人又不是缺钱的,买米粮的和买零嘴儿吃的客人基本上没有重合的。倒叫这些米粮拖了吃食的后腿儿。

谢泉看着自家姑娘也不是那种黑心的商人,专门高收来糙米,高价卖出去的。

整一个跟守财奴似的,守着满满的一仓库的米粮。谁劝也劝不动。她把收来的糙米堆积在仓库里,平价卖出。但是仍积压了不少的库存,快要把食记的仓库都占了大半了。都是些杂粮,高粱、薏米、豆子、花生等等,五花八门,能开好几个粮铺了。

糙米收来卖不出去,还得时不时翻出来晒晒日头,怕发霉发臭了。可不是累死人了?

好在这日头不爱下雨,雨水少,倒是方便了晒粮了。

吃不起饭的人家才会一直吃糙米,收这些糙米,只会浪费人工,浪费仓库。这哪哪都是要花钱的。

“收倒不是什么难事,很快就能满仓。”谢泉答道。

只是卖出去让人发愁。十之一成都卖不出去,他们食记又不是老牌的粮行,涉足米粮生意就跟初生的稚儿似的,人家一个手指头下来就能捏死了食记这条路子。

要不是看着它要死不活地拖着,闷不吭声地赔钱做生意,哪里还能过得了太平的日子。

陆清婉看出了谢泉眼里忍着不发的疑惑,只轻声地说道:“让人好好看着这些粮食,晒够了就装好入仓库。”

她看着谢泉眼里满满的嫌弃,忍不住笑了一下。

她手头上也没多少钱,能足够支撑她收那么多米粮。这些糙米,贱是贱了点,可至少也能令人果腹。再过一段时间,他就会明白这满满一仓的粮食有多么的珍贵了。

陆清婉把糙粮都看了一轮,深以为周福安找的伙计挺靠谱的。籽粒饱满,均匀,带着壳儿都能看得出来不是拿出来糊弄人的水货。她的这些米,基本上不是在本地收上来的,而是搭着葛家的路子,从江浙一带的农庄买入的。从大老远的地方载那么多粮食而来,开销可不小。

但如今若不买,等过了段时间,粮价怕是已经涨成天价了。

她不能从徐州及其周围的州县买入粮食,粮食转来转去,到头来粮食总数也不会变得多,不够吃的仍旧是不够吃,何苦抢人生意。

陆清婉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把粮食,出神地想着手里的粮食可以救活多少人命,便一点都不觉得它们低贱了,反觉得珍贵,眼眶有点热。她松开了手指,任着手里的荞麦粒如沙一般地散落而下,然后拍了拍手,掏出手帕擦去了掌心沾上的粉尘和灰。

这一次,她能让自己和幼弟都填饱肚子,不受饥饿,免于颠沛流离,远走他乡。这些都是不必靠别人,不必再靠徐凌的。

人若不自救,软弱、躲避,老天爷也不会舍得慈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