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在理,说到人心坎上了。咱这铺子就要这名儿,又好记又简单。”
于是食记的名儿便定了下来。
说干便干,一旦有了主意,几人都坐不住了。还没有喘过气来,便纷纷求着去城里看铺子。
第二天,陆清婉一行人驾车来到了徐州城里挑选铺子。青娘子陪同,给陆清婉驾车,另外三个男子同乘一辆马车。几个人赶了一天一夜的马车才堪堪赶到徐州城,大半夜几人才投宿到徐州城里某家客栈下。
天一大亮,几人便去寻空的店铺。
陆清婉寻了个住在徐州城里的人指路,那婆子得了她一百文的赏钱,自然尽心尽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周福安嘴上一直咬着根草,念着:“陆姐姐,还不如让我找个兄弟,地头上啥事他都摸得清清楚楚,还怕找不着一间铺子?”
指路的婆子被周福安激得愈发卖劲了,每到一处便说得头头是道,住在这徐州城几十年了,哪条街卖什么,哪间铺子空置,她都记得清楚。
“这几位爷,要盘下间上一等的铺子,生意红红火火,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盘一间不好也不坏的铺子,运气稍足,乘风化鹏,展翅高飞;次一等的铺子,不赔不赚好歹温饱,最次等的……”
“废话说那么多干什么,只管领爷几个去上一等的铺子。”周福安不耐地打断这个婆子的话。
于是陆清婉几人便被领到了徐州城里最繁华的一带,直通通的长街,四通八达,走至最中心处,见到路边人山人海,接踵擦肩,好不热闹。那婆子道:“几位大爷来的巧。今日恰是那乡试放榜的日子。”
徐州的龙虎榜要张贴于巡抚衙门,从贡院取出,快马加鞭地到巡抚衙门。一路黄绸彩亭,鼓乐、仪仗、兵丁护送,敲锣打鼓的好不热闹。
除了街上随处可见的学子之外,城里的百姓也对着三年一次的乡试有莫大的热情。从早上站到了将近正午,就等着通报龙虎榜的贡兵骑马一路报上前三甲。
陆清婉的视线里便有不少学子纷纷涌向巡抚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