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贺芳亭笑道,“如此便好。”

详细问了农具制作状况,打发他们下去。

中原来的能工巧匠们,可不是只在农忙时开工,一年四季都在忙,锄、耙、铲、锤、水车等等制了许多,却还是供不应求。

虽然忙碌,但工匠们并无怨言,还很高兴,因为除了每月工钱之外,贺芳亭还给他们按件发赏钱,做得越多,挣得越多。

再挣几年,就能置房屋买田产娶媳妇了,或者回家给儿子娶媳妇。

农正司制出来的农具并不售卖,说实话,买得起的也只有世族大户,可那些人家本来就有农具,并不需要从外购买,真正需要的小户农人买不起。

因而采用租赁的方式,等秋收之后,再用粮食抵租金。

租金也不高,完全负担得起,所以农人们争着抢着要农具。

只有农人自己才知道,农具有多重要。

实际上,朔北的土地并不差,甚至还很肥沃,收成不如江南,一是因为冬季太长,二是因为耕种技术的落后,以及农具的欠缺。

有些地方,甚至还在刀耕火种,烧片草地或林子,洒下粮种,然后基本就不管了,最多除一两遍草,到了秋天再来收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