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三号确实很强大,通过刚才谭国华的介绍,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但是
李阳要事先考虑到的一点儿是,可控核聚变需要的运算能力,随着后续的研发进程,要求会越来越高,数据会越来越庞大,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他得提前对天河三号的实际应用能力,有个初步的认识。
如果天河三号性能足够支撑,那他就不用再考虑其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可控核聚变的实践研发中。
反之,他可能需要借用国家的力量,组建一支新的超算团队,在系统中兑换性能更加前沿尖端的超算系统,来承担可控核聚变的持续研发。
谭国华对于这些信息,信手拈来,只是思考了几秒钟,便详细向李阳介绍。
“天河三号投入使用后,已经承担了诸多国内外项目。”
“比如为咱龙国的大飞机C919,提供了几乎全规格多种工况的数值风洞测试。可视化完成了机翼颤振、机身疲劳等复杂力学仿真。”
“在天河三号超算的帮助下,将C919大飞机气动弹性分析时间缩短了整整两个多月!”
“国外方面,我们利用天河三号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与牛根大学进行癌症相关数据共享,完成了近五千例癌症基因组的联合分析,推动了肿瘤、癌症等疾病精准治疗的国际标准制定......”
“而不管是C919的数据分析,还是基因组数据的传输与跨境分析,这些项目的数据都是十分庞大和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