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边听边点头,不愧是科班出身,杜杰的音色和唱功都不错,主歌副歌部分都驾驭得很好。

但这两段停下来,陈言总觉得杜杰唱的《那些年》差了点什么。

“唱得不错,你叫田辰逸进来吧。”

“好的,谢谢耳东老师。”

杜杰脸上浮现一抹失落,站起来低着头出了录音室。

很快田辰逸走了进来,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依旧是和杜杰一样的试音流程。

从试唱来看,田辰逸比杜杰要好一些,无论是高低音的转换和高音的高度,他都表现得更轻松。

但听完之后,给陈言的感觉和杜杰一样,缺了点什么。

田辰逸这种程度,只能算是勉强合格,谈不上满意。

能唱和唱得好是两个概念,为什么有些专业的歌手翻唱有时候感觉还不如原唱有感觉。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全是技巧,没用感情。

这两人的演绎完全没有让人感受到歌词里的遗憾和代入感。

《那些年》这首歌,不单纯是歌,而是一种情感投射。

能让每个人都能在歌声里看到某一刻的“自己”,才算完美演绎。

陈言脑海里听过完美版本的《那些年》之后,这两人一唱就能他们和原版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