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最后一战(三)

而进一步了解情况之后,山田发现了更多的猫腻。

这八十多万部队里面有十万人驻扎在朝鲜境内,中国东北加起来只有70万人。

而这70万人中,有一半以上是驻扎在中苏边境,用以防备苏联人。

剩下的则是分散在东北各个城镇,与那些伪满洲国的国防军、警察维持秩序。正因为如此,关东军在面对兵力远比他们要少的马铮所部的时候,才会显得如此的捉襟见肘。

更让山田乙三感到棘手的是,那支之前一直被多田骏、佐佐木到一等人吹嘘的满洲国国防军完全是一个空壳子。

在此之前,他在查看文件的时候,看到满洲国国防军总兵力18万人,可用于野战的部队在11万左右。

但实际情况却是,满洲国所属的部队不但兵力不足,武器装备以及战斗力更是一个笑话。

事实上,对于满洲国的这支国防军,日本人从来都没打算将他们打造成一支强悍的武装力量。

关东军在组建这支部队的时候,其目的就很明确,那就是要将这支部队当作从属于关东军的辅助部队,其主要任务也仅以对内镇压为主。所以在对外宣传中,关东军坚称:“伪满军的主力独立承担‘国内’防卫及警备任务,在此基础上,利用一部分兵力担任外征,加强伪满军实力。”

但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关东军在不断加强对苏战争准备的过程中,日益感到兵员不足,不得不转而指靠伪军替他们充当战争炮灰。

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东北的伪军总数不过4万人,到1937年时大约是7万人左右。

但是到了眼下,伪满洲国的国防军的总兵力再度膨胀,虽然没有达到账面上的18万人,但是也有14万人左右,大大超过了日本国内所限制的6万人。

这是因为关东军所属部队被大批抽调到太平洋各战场,不得不以伪军填补东北防御上的缺口,因此,在兵种和使用等方面也完全突破了日本限制的各种框框。

这原本对于山田乙三这个关东军司令官来说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山田乙三发现,满洲国防军兵力虽然增加了,但战斗力却一直在下降,眼下甚至于已经不能算是一支部队了。

由于这支部队一直都不太安分,比如早在1933年4月的时候就发生了伪警备军第4旅2500名士兵哗变;5月,伪洮辽警备军第2支队2000余人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