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国人的误解,因此被斥为汉奸,戴罪赋闲在家。
他本人虽有意再领军出山抗日,但那时节哪敢开这个口。
当时李长官也是刚刚由广西抵达南京,听说此事后,便四下遍访西北军旧人,想弄明此事。
此时,张荩忱的一个老同事黄建平关键时刻帮了忙,他说张为人侠义,治军严明,指挥作战,尤不愧为西北军中一员勇将,这种人决不会当汉奸。
李长官身为行伍,最知军人秉性,联想到1933年的长城抗战,再听到这些报告,内心里颇为张惋惜。
随后他便亲自和张军长见了一面,在了解了张荩忱的内心想法之后,当即面见蒋委员长,这才有了张东山再起的今天。
也正因为这层关系,张军长对李长官那是感激涕零,临行之前特意来告别。
“既如此,那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我给你批个条子,你部走的时候去军需处领新枪两千支,轻重机枪二十挺,步枪弹50万发,机枪弹十万发,手榴弹1000箱,足够你们半个月的作战所需了!”李长官沉声道。“多谢德邻兄了,如果这一仗我张荩忱还能活着回来,再亲自拜谢德邻兄!”
“荩忱,其实应该说感谢的人是我,临沂前线的战事就摆脱你们第59军了!”
“德邻兄可不要这么说,要不是你仗义执言,我张某纵不被枪毙,也当长陷缧索之中,为民族罪人。今蒙长官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日,当以热血生命以报国家,以报知遇。”
接着张军长再次说道:“至于临沂方面的战事,德邻兄不必担心,只要我们第59军还剩下一个人,小鬼子就绝对进不了临沂城!”
“这个我相信,一切保重!”
而就在这时,张军长突然说道:“德邻兄,我刚才听徐参谋长说,武汉方面有意调马铮所部南下,可有此事?”
“有,但是第88军远在千里之外,远水解不了近渴,恐怕是指望不上了!”李长官叹了口气说道。
然而张军长却开口说道:“德邻兄,你对马铮所部并不了解,而我们西北军与之经常打交道,对这支部队可谓是相当的了解。”
“如果你信得过兄弟的话,那就给马铮发一封电报,让他们尽快南下,或许关键的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