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铮看了看李服膺,眼里满是怜悯,这傻孩子还真是实诚,标准的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最后落得那样一个结局似乎也不难理解了。
也不怪马铮这么想,要知道那位山西老财主所谓的大同会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坑,而最终被坑死的便是李服膺!
历史上的李服膺的下场非常的惨,天镇保卫战之后,第六十一军在固守天镇7天后,最终被迫撤出天镇。
但就在李服膺率残部退至应县雁门关途中,突然收到阎锡山命他赴太和岭口参加军长级会议的电令。
此时,李正准备召开六十一军作战检讨会,总结教训,以利再战。
收到电令后,他不得不立即去见阎锡山。
行前,部属有的鉴于阎锡山为人阴沉诡诈,不知其何如何评估天镇战役,劝李服膺还是不要急于去见阎锡山为好。李服膺的顶头上司第七集团军的傅总司令也劝他不要急于离开部队去见太和岭口,因为傅已知道当时国内舆论对绥东、天镇战局的迅速溃败十分不满,在阎未明确表态前,急促见阎是危险的。
但李服膺却认为自己没有做对不起长官和部队的事,还是坦然地从繁峙县的沙河起身赴太和岭口去了。
李服膺哪能料到,太和岭口等他的根本不是什么“军长级会议”,一下汽车,几个宪兵就不由分说地把他扣押了。尔后,阎宣布扣押他的罪名是由于他擅自撤防败逃。
傅见李处境危急,多次找阎锡山说:“盘山失守,主要在团长李生润和旅长刘潭馥。为严明军纪,激励军心和应对国内舆论,可以杀团长,处分旅长。”
其实,盘山失守,李生润和刘潭馥何罪之有?
这,傅作义心里是十分清楚的,只是因为他已看出为人诡诈的阎锡山为应付国内舆论,已动了杀李抵罪之心,想以此把话挑明,达到舍车保帅、救李服膺于活命而已。
盘山危难之际,正是傅作义亲自派人将阎锡山“相机撤退”的电令交给李服膺的,若说丢失盘山有罪,究竟该谁来担当此罪,阎锡山是最明白的。
再则,当时晋绥军仅编为两个集团军,而傅便是其中一个集团军的司令长官,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况且,阎锡山也知道傅和李服膺是相处融洽的把兄弟。阎为稳定军心,不敢操之过急,当时表面表示可以考虑傅的建议,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套。
从太和岭口返回太原的阎老西草草组成高等军事法庭,宣布翌日会审李服膺,最终李服膺被宣判死刑。
之所以说李服膺死得冤,主要是因为他在天镇战役时的处置可谓是非常到位,并未有过错,之所以最后被杀,完全是因为他给阎老西背了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