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待时而动_第1997章 潜水钟

天眼宝鉴 管甚 1917 字 2个月前

除此之外,内部还有一块踏板,隔绝水域,保证足够的空间,让佛爷他们立足,而随着不断下沉,踏板也不断上升,并有提前留好的孔洞,解决水压问题。

看到这里,林熙的脑海里跳出一个名词:潜水中。

他还在明州的时候,舒老曾带他去摆放那些收藏大家,曾在一个老先生家里,看到过类似的物件,听说是从国外收回来的,名字叫做“潜水钟”。

虽然两者的体型,有着天差地别,眼前这个黑疙瘩,不如他见过的那口潜水钟精巧,极具收藏价值,但在内部结构,以及功能作用上,几乎别无二致。

他至今都记得,那位老先生是怎么介绍潜水钟的:

早期的潜水器,是一个底部开口的容器,外形与钟相似,故得此名。

现代潜水钟,大多已改为全封闭结构,外形也有很大改变,但仍沿用旧名,此外,潜水钟内不可以储藏空气,不管潜水多深,都提供新鲜的空气,保证潜水人员生存。

据说,公元前4世纪时,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曾乘坐一个玻璃制成的大桶潜入大海进行观察,看见过一只大海怪,从那以后,人们开始以科学方法观察海洋。到亚里士多德时期,曾有观察海洋的记录,记载了180种海洋生物,到15-16世纪的所谓大探险时代,人们对海洋的地理知识和海流的认识有了极大进步。

在此期间,出现了潜水钟最早的记录:1538年,西班牙托利多两个潜水员进行的一次实验,并于1663年,利用改进后的潜水钟,找回了瑞典沉在海底的大型帆船“巴塞号”上的53门大炮。

第一只可容纳一人以上且有实用价值的潜水钟,是1717年由英国天文学家艾德蒙·哈雷发明的,他的设计是:在一个圆锥型空木桶的外面包铅,能垂直下沉,潜水钟上装有玻璃窗,空气是由挂在潜水钟下方的箍铅木桶补充。

因贮气木桶内压力较大,空气可输入潜水钟内。

哈雷说,他与同事在钟内潜至18米深的海水处停留了1.5小时,后来,英国工程师斯米顿又对此进行改良,用水面的气泵供应空气,于1778年,使用这种潜水钟修理了诺森伯兰的赫克森桥桥墩。

时至今日,这种潜水钟仍用于港湾建设及海滩救助。

很显然,老爷并没有正规渠道,搞到真正的潜水钟,只能用复古的方式,打造出原始设备,看起来非常粗糙,不过事实证明,粗糙不代表没用,而且便于携带。

也是这个时候,林熙忽然想通了,当初在姑苏时,冯老二出现的原因,想必就是冲潜水钟去的,后来因为他的乱入,破坏了他们的计划,但是以老爷的实力,另外找人制作,想必不是难事。

念及此处,林熙对自己的敌人,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阿大因为有仙人支持,身具神力,只要不是太麻烦,几乎可以来去自如,比如他们下来时的屏障。

老爷虽有不如,赐给手下的能力,只是单纯的能力,无法活灵活用,却认识许多民间高人,三教九流不在话下,能在关键时候,征服基本的障碍。

至于孟教授这边,相对要薄弱许多,但因为有官方身份,很容易弄到装备,比如林熙他们身上的潜水服。

至于邓小雨,就更不用多说了,本身神秘莫测,并在某种程度上,跟林熙是一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