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待时而动_第1965章 怒火
李淳风回答唐太宗,道:“此乃天命,非人力不能违抗,未来称王的人死不了,反而白白死伤无辜,即使找到此人杀死,或许会降生更强壮的人,并大肆发泄怨恨,恐怕陛下子孙再难幸免······”
唐太宗听后,默默不语,心中从此放下此事。
言中所提到的女主,就是后来的武则天,先是唐太宗的才人,后做了唐高宗的皇后,并在高宗在位时时期,武则天渐渐掌握实权,自唐高祖至唐高宗,确实只历经三代。
武则天以天后自居,以周代唐,行帝王之事,并对李唐皇室加以屠杀,印证了《秘记》的预言和李淳风的仰观天象之论。
第二个故事:
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仰观天象,知自己危在旦夕;司马懿夜观星象,知诸葛亮气数已尽,这种观天象测命运的本领,着实令令人赞叹。
事实上,诸葛亮在建兴十二年,发动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北伐后,与司马懿对峙于渭南,诸葛亮想速战,而司马懿施以“拖”字诀。
期间,司马懿派出细作,打探到诸葛亮于军中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会亲自批阅,所吃饭食不到几升。
得悉这些情报后,司马懿断定诸葛亮劳于军务不会长久。
果然,不久诸葛亮渐得重病,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不知不觉间,此时已经是深夜。
林熙发散的思维,重新回到了身体里,《阴阳飞星秘诀》的记载,他也全部了然于胸。
他开始拨弄飞星罗经,把最外围的星象图,对比现在的星象,再校准南北四极,找出偏差的角度,再根据这个偏差,定位神话时代的星辰。
这不是简单的事情,也不是简单的过程,不仅需要推算、定位,还需要亲自去验证,才能最终确定。
而且林熙不敢确定,神话时代的一系列变故,是否会影响天上星辰,出现某些不可预测的变化。
他坐在土丘上,不停的拨弄飞星罗经,不停的校准方位,从开始的生疏,甚至是手忙脚乱,到后来的渐渐熟悉,一点点的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