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想要说些什么,却见蒋赞成火急火燎,眼珠子不停的乱转,浓眉大眼的粗犷面孔上,露出了狡黠的神采,转而问道:“老大,说真的,你说的影青瓷,也就是我这堆瓷片,到底是个啥来路,真有那么值钱么······”
也许早有所料,林熙倒也没有隐瞒,紧了紧怀里的镇墓兽,招呼蒋赞成往回走,并且给他讲解起来。
原来,影青瓷又称映青瓷,是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其前身是青白瓷,被称作“色白花青”。
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在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
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厨”之句,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元代的青白瓷上,有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铭款,可见“假玉器”名副其实。
南宋时,影青瓷被大量生产,著行海内,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当时的影青瓷,绝大部分为薄剔而成的透明飞凤,也是两宋时期的典型釉彩,而其薄薄的釉层、几乎脱胎的烧制工艺,使其达到如和田美玉般的细腻程度,透过光,几可看见瓷骨,煞是惊艳。
这就是为什么,蒋赞成遇到那对碎瓷片是,会错看成玉片的原因。
影青瓷的来历,则是脱胎于青白瓷,那就先说说青白瓷,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以湖田窑最为著名,其次有湘湖、胜梅亭、柳家湾等窑,品种多是日用器皿。
在北宋前期,青白瓷没有花纹,以器型的规整,和玉一般的釉质取胜;中期以后,装饰以刻花为主,兼有印花、浅浮雕、镂空和堆塑,色调雅致大方的青白瓷,釉里藏花,若明若暗,给人以无穷韵味。
青白瓷曾风靡一时,行销海内外,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京都汴梁与临安,都有专门出售白瓷的店铺,出售供都城人们日常生活饮食、饮茶及饮酒的器皿。赵汝适《诸蕃志》记述,当时陶瓷器对外贸易的情况,其中有在“ 婆”等地番商,用青白瓷器交易的记载,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也有瓷器对外交易的记载。
至于“影青”,则是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俗称,由于其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