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待时而动_第1573章 八重宝函

天眼宝鉴 管甚 2174 字 2个月前

老头子那身本事,当真是神秘莫测,打造机关倒也不奇怪。

不过越是这样,林熙就越加好奇,老头子给他的东西,究竟是什么物价?

“啪嗒······”

说话接,童父弯下腰去,在保险柜的密码锁上,左右旋转了几圈,对准密码以后,只听见“啪嗒”一声,保险柜从上面打开,露出里面的空间。

保险柜里的物件,就此呈现出来。

林熙看到那个物件,突然愣在了原地,双眼瞪得老大,不无惊讶道:“这是、是八重宝函,好像不太对······”

只见那个物件,呈现规整的正方体,以紫玉打造而成,长宽高各约30公分,顶面錾两条行龙,首尾相对,四周衬以流云纹,每侧斜面均錾双龙戏珠,底饰卷草,四侧立沿各錾两只迦陵频伽鸟,身侧饰以海石榴花和蔓草,四侧面分别刻着鬼神图像。

听到林熙的惊呼,童父也看向那个物件,他珍藏了这么多年,同样极其好奇,并且问道:“什么是八重保函······”

林熙稍作思索,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中闪烁精芒,倒也没有隐瞒:“八重宝函是唐懿宗赐赠的金银器,是供奉佛指骨舍利的一套盒函······”

“函内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不过现存的八重宝函,因最外层为檀香木银棱盝顶宝函,在出土时已经残朽,所以只剩下了七重······”

“不过这个物件儿,只是看起来像八重保函,实际上并不是,首先是它的材质,好像是传说中的紫玉······”

诚如林熙所说,八重宝函是大唐天子,为放置佛骨舍利而特意制作,其级别相当之高,相当之豪华,其中第一层宝函,名为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第二重名为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第三重名为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第四重名为六臂观音纯金盝顶宝函,第五重名为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第六重名为素面盝顶银宝函,第七重名为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第八重名为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

而所谓佛骨舍利,是佛祖释迦摩尼去世后,弟子将其尸体焚化,从而得的遗物。

这样的佛骨设立,存放于法门寺中,共有佛指骨舍利四枚,佛影骨舍利三枚,佛灵骨舍利一枚,而放在八重宝函中的,就是三枚影骨之一。诚然,佛影骨舍利并非真正的舍利骨,而是为保护舍利骨特意制作的,不过其价值和意义,同佛舍利骨是一样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说说,迎奉佛骨舍利的盛典。

有史以来,第一次迎奉佛骨盛典,是在唐高宗显庆四年,唐高宗为使佛教更符合大唐的传统习俗,并是其臻于汉化,遂为舍利铸造金棺银椁,也就是八重宝函,并按儒家的最高礼仪,埋葬于地宫之下。

自此,李氏皇朝迎奉佛骨舍利,队仪可谓庄严浩大,沿途顶礼膜拜者,由长安延至凤翔,绵延三百余里,成为一时盛况。

而这佛骨的的来历,则是相传2700年前,释尊在拘尸那城的两棵树中间涅槃后,众弟子火化他的遗体,从灰烬中拾得一些遗骨残片,这些遗骨被称为舍利,包括一小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一节指骨,以及其他真身舍利。这些佛舍利,被共分成八份,由八个国家分别建塔供养。

百余年后,孔雀王朝统一天竺,鉴于自己杀戮太重,阿育王决定放下屠刀,转身成为护法明王,他挖掘八国之塔,搜集佛舍利,又在各地重新建造了八万四千塔,将那些佛舍利分送塔中供养。

当时天竺称大唐为东土震旦,相传在大唐建造了十九座舍利塔,凤翔法门寺便是其中之一,塔中供奉佛指骨舍利,乃是佛陀的中指指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