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巴蔓子所处年代,已经是战国中期,虽然还是有贵族,会在死后用奴隶陪葬,却大多在诸侯间流传,很少有将军或士大夫,死后也举行祭祀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巴蔓子是英雄,为古巴国延长国祚,却也不足以享受祭祀,而且还是在这种地方祭祀。
所以说,在这座地宫之前,出现一座祭祀神殿,怎不叫人诡异莫名。事出反常必有妖,老张敏锐意识到,其中肯定大有蹊跷,却又想不透其中缘由。
“真正的地宫,应该是从这里开始,之前都只能算前殿,再看这神殿的规模,和这尊四面青铜大鼎,分明是一座祭祀神殿,难道跟镇国神器有关······”
老张仔细打量神殿,却始终踌躇不前,他并不像先前表现的,对古墓一无所知,反而是深藏不漏,有着超乎超人的了解。
更有甚者,他对将军墓的脚裂,远在任何人之上,未必会比邓小雨差多少。
所以他才能看出,这里才是真正的地宫,入口处就在神殿之内,而且能清晰感受到,当年修建地宫的规模,远比想象的更庞大。
更有甚者,他已经看出来,神殿和青铜大鼎祭祀的,并非是那位巴蔓子,而是祭祀真正的“神灵”。这种祭祀方法,在上古时期较为流行,并殷商时期达到鼎盛,可自从周代以后,虽然还保留着祭祀,却因为周王室奉行礼乐,故而免除祭祀“神灵”。
至少就目前的文献,无论是周王室还是当时的诸侯,都很少有祭祀“神灵”的,更少有如此大规模的祭祀。
而且还有传说,这种祭祀之法之所以断绝,是因为周穆王西征以后,在瑶池遇见了西王母,与之独处三日三夜,从那里习得了“天人之术”,感念此祭祀之法背弃天地,故而将其废除。
当时无论古巴国,又或是巴蔓子将军,名义上都属于周天子,绝不应该祭祀“神灵”才对,否则岂不冒天下之大不韪?
最为关键是,在这里祭祀的“神灵”,究竟是何种“神灵”?
是否时隔数千年,依旧还存活着?如果那“神灵”还活着,才是天大的麻烦,至少老张自知,面对那“神灵”时,少有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