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他除了礼貌地拒辞酒局,还收敛了自己的形骸。
柏美奚和杨亚楠的邀约,只能先放在一边。
好在两人都知道韶宏伟正处在关键时期,也没过多的叨扰。
即使这样谨小慎微,麻烦还是来了。
这天一上班。
韶宏伟的车子刚驶进县委大院,远远就看见大楼门前聚集了几十号人。
韶宏伟心中一凛。
不用想,一定是上访,而且还是组团来的。
面对这样的情形,机关里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牙疼。
即使与此毫不相干,那种无名的焦虑感,还是会传导到每个在这幢大楼里工作的人身上。
韶宏伟也不例外。
更何况,他还是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奇怪的是,这些人没在县府门前,而是穿过县府大院,直接围堵在县委门前,显然是专门而来。
面对信访,心态一向比较平和的韶宏伟,一看到这样的情形,头也不受控制的变大。
哈弗H6急忙在一个车位上停下。韶宏伟跳下车,匆匆赶往门前。
按照分工,处理信访是他的工作。
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眼前的聚集,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韶宏伟一边疾步往前走,一边纳闷。
为了做好信访工作,在他的提议下,鲁书记破天荒地同意出台了专门的文件,规定了各级领导接待信访的次数。
县委书记的信访接待,每月三次,还可以随时增加。
县委常委和县级领导,每月两次。
各县直部门和各乡镇的一、把手,每月一次信访接待。
遇到信访问题多的部门,不限次数。
这些硬性的信访接待规定,如此高的接待频率,目的自然是要将各级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化解,减少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
但眼前的情况告诉韶宏伟,他的想法太一厢情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