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揣摩好太子殿下的心思,处理奏折才不会出问题。”

说句不好听,这些奏折的批阅,基本都要遵循李承乾的意思。

要是批阅的结果跟李承乾的意见相悖,那他们可就没办法在枢密院待下去,甚至都没办法在朝廷上立足。

裴行俭和上官仪脸色凝重地躬身行礼道。

“多谢韩国公点拨。”

杜荷微微点了点头。

他换了一个话题询问道:“格物院负责这么多项目,还没有一个项目有成效吗?”

格物院已经成立快五个月,诸多研究项目也早早地安排下去。

没想到过了这么久,还没喜报传出。

裴行俭拱手应道:“回韩国公,精盐提纯、造纸术、红砖烧制、母猪产后护理和弹簧的研制,已经获得重大进展。”

“再过大半个月,会陆续有成果呈现。”

这些研究的内容最简单,工匠们早就将其研制出来。

主不过还有些小瑕疵,裴行俭让他们再继续改进优化,待没问题再上呈上去。

杜荷夸张道:“不错!”

他又向两人了解格物院其他项目的研究进度,聊了半刻钟后,这才离开东宫。

下值后。

杜荷回到城阳公主府时,发现长乐公主李丽质也在。

她抱着只有一岁的老六杜明远,嘻嘻哈哈地逗弄着,脸上露出开心的表情。

而李仪则坐在一侧,脸带笑容地缝制衣裳。

“参见长安公主。”

李丽质听到杜荷声音,她缓缓抬起说道:“杜驸马不必多礼。”

一番寒暄后。

李仪笑眯眯道:“夫君,皇姐说今年最人齐,她想在中秋佳节举办皇家内部诗会。”

“你作为大唐诗仙,也得参加噢。”

举办诗会?

这倒是挺符合皇家宴席的习惯。

杜荷点了点头道:“没问题,作诗对我来说小...中菜一碟。”

这些年他把脑子里记得的诗词念的七七八八,特别是关于中秋的诗句,更是难以回忆。

不过绞尽脑汁想出三五首诗,还是没有多大问题。

三人聊了几句,也到了是膳食的时间。

吃饱喝足。

杜荷对一众妻妾说道:“我稍后要去一趟庄园,检查那帮道长做的烟花合不合格。”

“时临中秋,郊外的晚上有些严寒,你们待在府邸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