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好大的魄力!”
“为了推行禁止近亲的法令,竟然让长乐公主和长孙冲和离!”
“不过朝廷查出近亲危害颇多,禁止这个法令也好!”
“相信天下百姓也会纷纷效仿!”
“...”
这帮饱读诗书的士子都比较理性,他们看完户部调查的近亲数据后,全都赞成朝廷的决定。
在事实面前,辩解的话都苍白无力。
和那帮心平气和讨论的士子不同,长安城普通农户百姓的讨论,那就激烈得多。
“放屁!”
“亲上加亲在千百年前就传下来,我们岂能违背老祖宗的决定?”
“这条法令究竟是谁提出,一点脑子没有?”
“说得对!”
“我们爱怎么婚嫁就怎么婚嫁,朝廷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绝大部分百姓,他们都不赞同这条法令。
老祖宗都信奉的东西,怎么会错呢?
错的肯定是那帮吃饱不干事的官吏,一天天闲着没事干,老想着法子管束他们!
有不少知内情的百姓,他们高声道。
“提出此法令者是韩国公!”
随着这一条消息的传出,反对的声音顿时消失大半。
短短一两天时间,风评很快改了过来。
“原来是韩国公提出来!”
“此法令为我们老百姓子孙后代的健康着想,真是用心良苦啊!”
“回家再给韩国公立一个长生碑!”
这帮百姓都在享受着生育补贴带来的巨大好处,他们对杜荷自然是充满感激。
他们还听说,有藩王和世家之人骗取生育补贴,韩国公不惜得罪权贵,还把这些人抓来长安受审。
面对韩国公这等为民请命的父母官,他们怎么可能会让韩国公为难?
况且百姓家的年轻子弟,基本都分配到高句丽、百济、东突厥、薛延陀或者西突厥的妙龄女子,他们现在完全不需要考虑近亲。
东宫。
明德殿。
李承乾高坐主位,大殿下方,杜荷和李丽质两人分坐左右两侧。
在他们三人的案几上,都摆放着美味的膳食。
李丽质感激说道:“多谢大哥出手相助,让皇妹和表哥成功和离,皇妹感觉到身上的无形枷锁已经消失。”
“多谢大哥!”
说着她站起来,朝李承乾娉婷地行了一个礼。
和长孙冲和离以后,她不仅没有想象中的悲痛,反而像重获新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