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一开始杨林的确是带着“指导”的心态,来到这座大棚的。
毕竟,隔行如隔山。
虽然方宇造出了化肥不假,但化肥到底也是一种工业品。
没有真正脱离方宇熟知的技术范畴。
可,改良种子和种植农作物就不一样了。
自己才是这方面的专家。
可,真到了这里,自己才真的傻眼了。
原来,方宇不光会制造工业品,就连搞农科都是如此优秀。
人家一出手,就打破了国内外的极限,将土豆的产量,提升到了一个自己难以想象的地步。
人家这里都亩产万斤了,自己还有什么脸皮真的去“指导”?
索性,杨林直接跳过了这个阶段,跟方宇谈起了种子的推广问题。
“没问题,原本这些改良之后的品种,就是要给杨院长你们的。”
“毕竟,我搞这些是赶鸭子上架,你们农科部门才是专业做这个的。”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跟杨院长你们介绍一下,我这个土豆的情况吧。”
“这一株改良土豆苗,我将它命名为‘希森六号’……”
听到杨林的话之后。
方宇微微点了点头,开始给杨林这一行人讲解起了自己的土豆型号。
“该品种生育期90天左右,株高60~70厘米,株型直立,生长势强。”
“茎色绿色,叶色绿色,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少,单株主茎数2.3个,单株结薯数7.7块,匍匐茎中等。”
“主要采用垄作点播方式种植,种植密度保持在3500~4000株/亩为宜……”
随着方宇的声音响起。
农科院的一众研发人员,纷纷掏出了纸笔,刷拉刷拉的,如同小学生上课般,无比认真的记起了来。
甚至,就连杨林也听得如痴如醉。
但,当方宇说完这句话后,杨林却如同被雷劈中一般,身体猛的一抖。
紧接着失声说道。
“等一下,你刚刚说什么?”
“这些土豆的种植密度可以保持在3500-4000株一亩?”
“那岂不是说,这株土豆得到亩产还可以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