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我谢珩身边的人,大概也只有他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话了。

但是他这句话,也不无道理。

于是谢珩思索了一番,才说,“此事,容朕再细细考量考量,之后再奏,退朝!”

说完,他就大手一挥,直接下朝,不给任何人反驳的机会就转身离去了。

李公公跟在他的身边,努力劝诫对方,“陛下!陛下!陛下!”

“李公公,你做什么呢?在朕耳边叽叽喳喳的。”

李公公只能跪坐在谢珩身边,“陛下,老奴斗胆,此事万不可冲动行事啊……”

也是在对方说完之后,谢珩才说,“李公公,赶紧起来吧,此事用不着你操心,朕心中自有考量。”

他早就猜到了,这些人早晚会将拿填充后宫之事大做文章,但是却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快。

而且还是在偃月那个家伙的操刀之下。

和亲?

真是太可笑了。

所以他才讨厌这些人之间阿谀奉承,明明前几日却拔刀相向,现在却又能因为利益变成好友。

实在是讽刺又可笑。

有些时候,他真的在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当好这一国之君。

而他回去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御书房,给慕笙写了许多许多的信,每一封都满满当当,将心中所想,尽数与对方说明。

也是在这个时候,屋外传来了敲门声,以及老太君的声音,“阿九,方便进来吗。”

谢珩说,“娘?快些进来。”

他亲自去开门,随后扶着老太君走了出来。

“娘,有什么事,您直接进来便好,何需通报呢?”

老太君有些无奈地看了他一眼,“阿九啊,不是娘说你,现在私下里这般也就罢了,在外你得知道,你现在是一国之君,已不是过去那个谢家九郎,有些时候该注意的时候也要注意。”

谢珩一愣,随即微微垂眸,心中却不禁划过一抹忧虑,“娘这般话语,难不成是因为……您已经得知了朝堂之上的事了吗?”

也是在这个时候,老太君看见了谢珩在桌上摊开了的,还没有写完了的信笺。

她叹息一声说,“娘又不是来劝你娶了那和亲公主的,而且这事还没有盖棺定论,何需如此忧愁。”

听见老太君的话,谢珩顿时好像看见了希望,连忙上前,“娘,您有什么好主意?让孩儿拒了那婚事?”

老太君却一脸愁容地轻轻摇头,“拒了那婚事,那是不可能的,对方虽是有备而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可若是你拒了,那就是你的不是了。”

谢珩猛地一拍桌,“孩儿就是看不起这等卑贱狡赖之事!所以才宁愿不入官门,也不要那忠义侯之名,现在若不是为了那东陵正在受苦的百姓……”

老太君看着谢珩的样子,不断摇头,“阿九,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和你爹一样,过于刚正,不屈不挠,也是个问题……”

“娘!”